票的背麵是甄宓的編號,阿拉伯數字“4”,千真萬確就是甄宓的,票麵上白紙黑字寫著“武德妃”三個篆體字,字體清秀娟麗,劉辯一看就能認出來這是甄宓的字跡。
劉辯感慨道:“看來朕選甄宓為皇後真是沒錯,這女人心底就是善良!”
鄭和繼續驗票:“馮美人選的甄昭媛……”
“喬美人選的甄昭媛。”
“任婕妤選的甄昭媛娘娘。”
劉辯有些迷惑了“三寶,你不是這幾德妃去拜望過這三人麼?就算對德妃陽奉陰違,表麵一套背地裏一套,也不可能如此一致吧?難道武如意人氣這麼差?”
鄭和苦笑一聲,表示自己也看不懂了,繼續驗票:“糜美人選的是德妃娘娘。”
“陳昭容選的也是德妃娘娘。”
“薛美人選的還是德妃娘娘。”
劉辯眉頭幾乎蹙成了疙瘩:“這到底幾個意思?你不是上官美人去拜訪過陳圓圓、薛靈芸、糜真三人麼?她是得了太後的授意去給甄氏拉票的,怎麼可能太後選甄宓,他們卻一致的選武如意,這到底怎麼回事?”
“奴婢……奴婢也不知道啊!”鄭和額頭冒汗,“奴婢不記得發錯選票啊,每一張票奴婢都親手發下的,奴婢敢用腦袋擔保。”
鄭和給劉辯跑腿了將近十年,的確從來沒出過差錯,這一點劉辯還是比較信任,揮揮手:“繼續驗票,朕倒要看看怎麼回事?”
除了何太後之外,已經有十一個嬪妃的選票水落石出,剩下的還有五張,在全部揭曉之前,真相有點撲朔迷離了。
“步昭儀選的甄娘娘!”
“孫修容選的甄娘娘。”
“張美人也是選的甄娘娘。”
聽到這裏,劉辯對真相已經猜了個十之**:“朕弄錯了啊,不是這些嬪妃對武如意陽奉陰違,而是武如意以退為進,讓這些嬪妃選的甄宓啊!”
鄭和不敢接話茬了,繼續驗票:“這張是武德妃的選票,選的果然是甄昭媛。”
最後一張打開,自然就是上官婉兒的選票了:“最後這張是上官美人的,選的是……德妃娘娘。”
事情至此,真相基本上已經揭曉,上官婉兒對何太後陽奉陰違,反其道而行之給武如意拉票。武如意以退為進也好,主動退讓也罷,給甄宓拉了選票。而甄宓投給了武如意,剛剛進宮的趙飛燕不甘寂寞,也興奮作浪違背自己的意思選了武如意,真是好一場跌宕起伏的後宮大戲啊!
這選票就像一張照妖鏡,讓所有的文武大臣和後宮嬪妃,把自己的內心毫無遮攔的展現在了劉辯眼前,可以這場皇後大選收獲頗豐,至少讓劉辯看清了每個人的廬山真麵目。
“哈哈……”劉辯忽然大笑一聲:“套路玩的深,誰把誰當真?套路,都是套路啊!”
俗話三個女人一台戲,這十幾個女人彙聚一堂,而且許多是做過皇後、嬪妃的宮鬥強人,甚至還有武則這樣的一代女皇,如果和睦相處那才見鬼了呢!
劉辯覺得這樣也挺好,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任他孫猴子本事再大也逃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要想完全沒有風波那是不可能的,自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上麵壓製著不讓這些心機婊翻出浪花來就萬事大吉。
須知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朋,皇帝至察了就後宮反而更加混亂,萬事和為貴,哄為上策,大棒加蘿卜才是王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