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九十三 軍師鬥法,玩死吳用!(1 / 2)

熱門推薦:、 、 、 、 、 、 、

宋江、吳用不知道張繡、賈詡暗中降曹的消息,但張繡卻也拿不準宋江突然率兵來到代縣的意圖。

聽聞宋江、韓擒虎突然率三萬人來到代縣城下,張繡急忙召集師父童淵,好友賈詡,以及心腹部將胡車兒共商對策。

冉閔的武勇讓張繡從心底感到害怕,而且此刻代表曹操前來遊的滿寵尚未離去,萬一被冉閔抓住了證據,後果不堪設想,這讓張繡眉頭緊鎖,如臨大敵。

“文和,你宋江、韓擒虎突然率大軍到來,是不是我等意圖歸順曹公的消息走漏,冉王派他二人興師問罪來了?”張繡憂心忡忡的詢問賈詡,“若是如此,吾等趁機殺了滿寵,給他來個死無對證,抵死不承認好了!”

賈詡輕撫山羊胡,一臉的淡定從容:“張將軍休慌,我看事情絕不是這麼簡單。其一,冉王目前正與匈奴交戰,戰事吃緊,以他的性格絕不會舍棄胡人先來討伐你我。其二,即便冉王知道了我等意圖歸順曹公,又豈會派宋江率兵來討伐?難道涿縣老巢不要了麼?”

頓了一頓繼續分析:“而且據斥候稟報,這三萬人馬的後麵還有數萬百姓跟隨,這哪裏是來興師問罪的樣子?依我看隻有兩個可能,其一冉王打算率部南下投奔洛陽朝廷;第二個可能就是宋江拐了冉王的人馬準備南下投降。”

聽了賈詡的分析。張繡方才心安:“既然如此,咱們就看看宋江、吳用所為何來?反正他二人已經進了城,是時候打開窗亮話了。”

五十多歲的童淵撫須歎息:“唉……冉閔是條漢子。但卻不懂得過剛易折的道理,想要憑一些黃巾餘黨,烏合山賊來對抗匈奴、鮮卑聯軍,實在並非明智之舉。你二人乃是從西漢叛出,別無選擇隻能降曹,心中大可不必感到歉疚。即便冉閔在此,也不要畏懼。據理相爭便是,畢竟人各有誌不可相強!”

張繡向童淵作揖致謝:“多謝恩師教誨!”

“嗬嗬……為師就隻有你與張任兩個弟子。如今張任不知身在何方,為師自然要替你分憂解難。”童淵手撫胡須,一副慈師的模樣。

正話間,守門的衛士來報:“啟稟張將軍。宋江大人與吳用先生、韓擒虎將軍一塊前來拜訪,此刻正在府邸門外等候。”

童淵起身吩咐張繡:“我與胡車兒將軍退到後邊,若宋江、吳用意圖不軌,便擲杯為號,我二人率兵出來將他們捉了。”

張繡拱手領命:“師父盡管寬心,徒兒看文和先生眼色行事便是!”

當下童淵與胡車兒悄悄退回後院,暗中集結了百十名刀斧手,隻待張繡一聲令下便湧出來把宋江、韓擒虎等人捉了。而張繡則與賈詡一起出門迎接宋江等人。

“嗬嗬……公明兄、擒虎將軍遠道而來,有失遠迎。還望恕罪!”張繡滿麵笑容的把宋江一行讓進府邸,吩咐婢女奉上茶水。

閑聊了幾句之後,宋江便開門見山。道明來意:“張將軍啊,實不相瞞,我等率兵突然來到代縣非為其他,乃是準備率軍前往洛陽投奔朝廷。”

張繡與賈詡對望一眼,心道果然不出所料,但表麵上不露聲色。故作驚訝的問道:“什麼?公明兄竟然打算率部投奔劉協,冉王豈會同意?”

“唉……”宋江忽然掩麵大哭。“實不瞞張將軍、文和先生,冉王已經於兩日之前戰死在涿鹿了。”

張繡這次是真的大吃一驚:“什麼?王戰死了?”

宋江一麵抹淚一麵對吳用道:“加亮啊,你是從逐鹿大營逃出來的,你把那晚上的戰況給張將軍及文和先生聽聽。”

吳用咳嗽一聲,搖晃了下羽扇,麵色悲痛的道:“大前夜,慕容恪與拖雷各自率三萬騎兵左右夾擊,我軍被殺了個措手不及。為了保護大軍撤退,王親自殿後,我等僥幸突圍,但王卻死在了鮮卑人的連環馬下……”

“嗚呼哀哉,痛哉王,哀哉王!”聽了吳用的話,賈詡不由得拊膺頓足,一臉悲痛。

張繡本來對宋江、吳用的話不太相信,但看到賈詡如此表現,也隻好跟著哀歎:“惜哉王,壯哉王,竟然就此撒手人寰,實在是妒英雄!”

宋江趁機表明來意:“唉……王死的固然讓人痛心,但現在還不是哀悼的時候。胡人來勢洶洶,曹操虎視眈眈,我等在北方已經沒了活路。我與擒虎將軍打算率部南下,渡過黃河前往洛陽投奔朝廷,請張將軍一同隨行如何?”

張繡還未開口,賈詡搶著道:“代縣的許多將士都是王的忠實信徒,要想帶著他們南下投奔,必須讓他們知道王戰死的消息。還請宋大人、吳先生、擒虎將軍走一趟軍營,把王戰死的消息轉告給諸位將士,讓他們明白若不找個靠山就沒有活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