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子的話,徐晃與林衝對視了一眼,齊聲道:“我二人願意為叔寶將軍的副將,同征會稽,剿滅王朗。”
“準奏!”
劉辯微微頷首,同意了徐晃與林衝的毛遂自薦。
花榮與周泰也不甘落後,齊齊出列:“我二人願給鵬舉將軍做副將,掃蕩丹陽,活捉劉繇,獻於太極殿前,由子處置!”
“準奏!”
劉辯再次點頭,能看看著三組武將用攻城的方式一較高下,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唐朝猛將秦叔寶pk南宋名帥嶽飛,誰贏誰輸,接下來拭目以待就是了。
朝會結束,劉辯率領文臣武將同赴偏殿用宴,酒過三巡之後,筵席散去。
各路使者紛紛向子辭行,劉辯一一準奏。諸侯的使者走了,魏延、甘寧、李嚴等兼任地方太守的將領也不能久留,陸續的辭別子,各自帶了副手,快馬加鞭的返回治下去了。
魏延臨走之時,劉辯語重心長的叮囑道:“北海與江東相隔將近千裏,諸侯環伺,文長需要心行事。可多多與北平公孫瓚交好,需要嚴加提防河北袁紹,以及淮南袁術這兩頭餓狼,必要時可向徐州牧陶謙求援!”
“末將謹遵陛下之命!”
魏延躬身領命,翻身上馬,引領了關勝、徐庶兩位副手,出了乾陽宮,離開金陵城,向北度過長江,一路直奔北海而去。
登基儀式算是全部完成了,但劉辯還不能停歇,身為皇帝,他必須為將來的後宮製定一個完善的品級製度。
中國的嬪妃等級自夏商周以來就有,作為下主宰,萬民之主,皇帝永遠都是擁有女人最多的男人,不給龐大的後/宮製定等級宮規是絕對無法掌控的。
據周朝史書記載,子稱王,正妻稱後,下設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禦女。到了秦朝時期則比較簡單,皇帝祖母曰太皇太後。母親曰太後,正妻稱作皇後,其餘皆稱作夫人。
到了西漢。基本沿用了秦朝的後/宮製度,在皇後下麵又增設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等封號。到了漢元帝時期,因為後宮的龐大,又增設了婕妤、昭儀、娙娥、傛華、充依等品級,使得後宮稱謂略顯混亂。
光武帝劉秀推翻王莽之後,在後宮製度上化繁為簡,在皇後下麵隻設四個等級。分別為貴人、美人、宮人、采女四個品級。而現在,劉辯決定繼續保持光武帝化繁為簡的傳統。並且吸取後代的精華,重新設置後/宮品級。
劉辯不是聖人也不是大賢,也有普通人的私欲,從來沒想過去普及後世的價值觀。隻想著痛痛快快的活一場,坐擁江山,醉攬美人!
至於什麼人人平等,廢除太監奴隸製度,倡導一夫一妻,這些都不是自己該幹的事情!時機不成熟,社會還沒有發展到這種地步,自己倘若真這樣幹了,不用對手來打自己。估計手底下這幫人全都跑了!
因為後/宮偏殿還沒有建好,劉辯隻能把宮女、女廷官以及太後與唐姬、馮蘅等人全部宣到了太極殿,聽候自己的封賜。至於穆桂英,此刻正在娘家對鏡貼花黃,換上大紅霓裳,準備明日的大婚之禮呢!
年輕妖嬈的何太後在子旁邊看座,掃視了一下大殿下麵林立的八百名宮女,一副春風得意。高高在上的表情。
能夠得到這般的榮耀,何氏已經滿足。至於像呂雉那樣掌控朝堂,何氏沒這個能力,也沒這個野心,她隻想看著自己的兒子君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