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施行郡國製,及至武帝時期始設州刺史,直到東漢時期方才形成完整的州、郡、縣製度,鼎盛時期擁有十四州,郡國六七十個。
而現在由劉辯一手締造的這個超級帝國,版圖之大,實力之強,堪稱空前絕後,而且仍在持續擴張,一百七十萬雄師前赴後繼的西征,掃平羅馬,一統下指日可待。
下雖然即將一統,烽火漸熄,不再為行軍打仗勞心費神,可隨著疆域的擴大,治下人口的增多,劉辯肩上的擔子一點都沒有減輕,夙興夜寐,沒日沒夜連軸的操勞政事,每日睜開眼睛都有雪片般的奏折堆在眼前。
“人才不夠用啊,為何召喚係統就關閉了呢!”劉辯時常望著麟德殿寢室裏麵的巨型疆域圖,徒喚奈何,深深感到了政治人才的不足。
為此,劉辯決定起用唐魏的降臣,除了任命荀攸擔任遼州刺史之外,其他的範蠡、程昱、滿寵、曹彬、曹真、曹劌、賈逵、王淩等魏國官員,李鴻章、藺相如等唐國官員都獲得了任命,利用他們的才能幫助劉辯治理地方,唯獨秦檜沒有獲得任用,一紙詔書調他來金陵另有處置。
但即便劉辯手握生殺大權,卻也不能主宰所有人的意誌,曹氏宗族之中除了曹劌欣然接受任命前往並州輔佐包拯之外,曹彬、曹真兩人俱都辭官不受,各自上了一篇謝罪書,請求解甲歸田,返回譙郡老家耕地種田,了卻餘生。
下大局已定,憑曹彬、曹真這樣的角色也翻不起什麼浪花,劉辯慨然應允,除了準許二曹解甲歸田之外,並下詔釋放曹昂、曹衝、曹植、曹沾等人,命他們返回譙郡曹氏故鄉安度餘生。
“昔年司馬炎平定巴蜀,尚且冊封劉禪為安樂公,朕如今坐擁雄師兩百萬,良將千員,肚量豈能不如司馬炎?”劉辯大筆一揮,下達了赦令。
當然,譙郡乃是曹操老巢,如果將來興風作浪,即便成不了大事,也有可能成為癬疥之疾,所以劉辯在大發慈悲的同時也沒有放棄對曹氏宗族的監控。
為此劉辯采取了三步措施,首先任命能文能武的徐庶擔任豫州刺史,並把治所設置在譙郡,對曹氏宗族以及曹魏餘黨形成心理鎮壓,讓他們不敢輕易滋生非分之想。
另外,劉辯決定在譙郡設置豫州軍區,並委任孟珙擔任主將,常規屯兵五萬,在保衛中原地區安定的同時,勢必會對曹魏餘黨造成極大的震懾,讓他們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不得不前思後想。
第三,劉辯又在豫州設立錦衣衛分部,由戴宗擔任指揮使,統率五百錦衣衛從事諜報活動,密切監控曹魏餘黨的一舉一動,緊急情況下可以先斬後奏,直達聽。
除釋放了曹昂、曹彬等曹氏宗族之外,劉辯慈悲為懷,又釋放了樂進、史敬思、樂羊等頑固不降的唐魏俘虜,準許他們返回故鄉,安度餘生。
劉辯可以對俘虜的各勢力文武從輕發落,但卻不能釋放俘虜的君主,隨著鐵木真、忽必烈、司馬炎、努爾哈赤、玄燁的加入,金陵帝牢中雲集了各朝各代的皇帝,幾乎可以是“名帝具備,隻欠劉邦”,就差大漢王朝的開國太祖了。
閑暇之餘劉辯會登上乾陽宮的城牆朝帝牢遠眺,掰著手指頭一個一個的數:“大秦開國皇帝嬴政,晉武帝司馬炎,隋文帝楊堅,唐高祖李淵,宋太祖趙匡胤,元太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爾哈赤,就剩下高祖劉邦了……快到朕的碗裏來吧,這裏那麼多誌同道合的好友,你一定會在這裏找到樂趣的!”
“等抓到劉邦之後會有什麼獎勵呢?”劉辯四十五度角仰望星空,充滿了期待,“不會是獎勵朕長生不老吧?哈哈……若是那樣隻怕朕的子孫都不會答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