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耐心開導(2 / 2)

“我知道母親你是大家閨秀出身,覺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該是女子這一輩子的歸宿。可女人縱使不能像男子般建功立業,難道我們連一個自己想要的活法,都成了種奢侈不成。就如同母親您,因為咱們大晉有嫡姐出嫁,庶出陪嫁的風俗。所以無論喜不喜歡,你當年都作為我生母的陪嫁成為了父親的二姨娘。後來我母親病逝,父親又將您抬為續弦正室,可這些真的是您想要的嗎。母親您這一輩子回想下來,到底有幾件事情是叫你真正歡喜的。錦楨隻是不想這樣活著,我寧願長伴青燈古佛,也絕不違心下嫁。”

趙錦楨忽然把話扯到她自己的婚事上,這是因為她想說服周靜繡,不要因為談婚論嫁的事情為她著急上火了。

畢竟前世周靜繡就是因為她不願下嫁太子,幾天幾夜難以安心入睡,最終咳疾發作又染上重風寒,這才撒手人寰的。

而也是因為周靜繡的突然離世,趙錦柯難忍喪母之痛,還曾割腕自殺過,若非被發現的早,性命都要難保了。

如今一番試探下來,趙錦楨初步覺得,麵前這個趙錦柯應該就是她的親妹妹無疑。若對方真是蓄意欺騙,那這個偽裝實在太過高明可怕了。

所以趙錦楨不免又在想,或許趙錦柯前世被借屍還魂,未必是從墜車重傷這次開始的。

也許是周靜繡身死,趙錦柯割脈時才開始改變的,畢竟那次對方的情況也很凶險,血流了一地,若非將宮內的禦醫及時請來了,一條性命也很難保住。

所以趙錦楨就在想,若是她能叫周靜繡改變保守的思想,不在因為她的婚姻事情焦急不安。

那對方就不會撒手人寰,趙錦柯自然也沒了割腕的事情發生,那這個小妹妹無礙,借屍還魂自然也就能避免了。

所以看似趙錦楨這會,在安慰開導周靜繡,實則她卻是通過這件事,在慢慢改變對方的想法,從而避免將來悲劇的發生。

而聽完趙錦楨的話,常年活在柳若鳳監視之下的周靜繡,這會心神放鬆之後,到真的被觸動了幾分,就見她苦澀的說道:

“錦楨其實你可知道,姨母我下嫁襄安侯府,若說最值得回憶的,怕是隻有你母親在世時,我們姐妹相伴的日子了。後來姐姐病逝了,別看我被侯爺送回相府,又以隆重的大婚迎娶回襄安侯府,旁人都說我周靜繡是有福之人,可至此姨母的每一天,每一年無時無刻不是在忍著熬著。多虧這些年我身邊還有你們幾個孩子陪伴著,否則後宅漫長的日子,我真的不知道要怎麼過下去。所以錦楨你或許是對的,與其向姨母這樣活著,還真就不如不嫁。以前我不知道你這孩子,竟然想的如此透徹,所以事事難免為你擔心著。既然現在知道錦楨你是個有主意的,那你的婚姻大事,姨母雖說還會為你擇選中意的人,但卻不會再過多幹預了,畢竟我也希望你這孩子,能嫁得一個彼此心心相印的夫婿,而不是像我這樣一輩子委屈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