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公元636年8月,交戰的雙方都把兵力集結在約旦河支流雅爾穆克河一帶。此時阿拉伯的軍隊隻有24000人。麵對10倍於自己兵力的強敵,哈立德耍了一個心眼,他對雅爾穆克一帶的居民們說:“現在我隻能把你們的人丁稅發還給你們了,因為我們沒有能力和時間來保護你們,你們自己去想辦法吧!”

“我們歡迎穆斯林!”當地居民一再表示,他們不能忍受東羅馬人的盤剝,願意與阿拉伯人一道捍衛他們的城市和家園。

哈立德得到當地百姓的支持,這才向東羅馬軍隊攻擊了。由於東羅馬的軍隊多是抓來的奴隸,不堪一擊。所以,阿拉伯人終於得勝了。東羅馬軍隊被消滅7萬人,他們的統帥也死於戰場。就這樣,阿拉伯人占領了敘利亞全境。之後,阿拉伯人不斷向四處擴張。638年占領中東重鎮耶路撒冷;642年占領整個伊朗;接著征服了北非大國埃及;645年征服利比亞。

公元661年,修葺一新的名城大馬士革張燈結彩,阿拉伯帝國正式建立並在此建都了。原來,敘利亞和埃及的大貴族殺死了第四任哈裏發阿裏,擁立摩阿維亞為第五任哈裏發,建立了倭馬亞王朝,從此,哈裏發成為世襲王朝之後,它又向東占領了喀爾布(今阿富汗)和撒馬爾單(今中亞細亞一帶),向西征服了迦太基(今北非的突尼斯)和西哥特(今西班牙)。

阿拉伯帝國是繼羅馬帝國之後的又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國。由於它是一個專崇伊斯蘭教的大國,所以,隨著他的開疆擴土,使伊斯蘭教終於成為世界性的大教。加納古國的風俗

在非洲大陸西部,有一個古老的國家,早在公元3世紀就已經建立了。它就是非洲古國加納。據中世紀阿拉伯學者貝克利記述:“加納”是國王的職位名稱,源於馬林凱語,意思是“軍事首領”。於是國王所在的城市便取名為加納。加納盛產黃金,所以人們又稱它為“黃金之國”。

公元770年左右,古加納最後一名黑白混血統治者被土著索寧凱人行刺身死。索寧凱人中的酋長卡雅·馬罔·西塞做了國王。卡雅是一位出色的武士和外交家,他治國有方,古加納建都庫姆比後,國力迅速增強,成為當時西非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和貿易的中心。

公元8世紀,阿拉伯商人首次穿越撒哈拉大沙漠,來到了西非。這支阿拉伯商隊給加納帶來了他們急需的商品,使加納獲得了經濟利益。國王卡雅敏銳地看到這條貿易通道對國計民生的重要性,於是下決心把它壟斷過來。他擁有20萬士兵,其中有4萬弓箭手。士兵大多使用鐵製武器,聰明的卡雅效仿阿拉伯商隊的馬幫,還建立起自己的騎兵部隊。有了這樣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通過征戰和擴張,古加納壟斷了撒哈拉沙漠兩端的黃金和食鹽貿易。

西非有三大黃金產地都在加納王國的南部:一是萬加拉地區,位於塞內加爾河與法來米河之間;二是布雷地區,位於尼日爾河下遊;三是阿肯地區,位於黑沃爾特河的下遊。在這三大黃金產地中,尤以萬加拉最為有名。古加納王國是一個奴隸製帝國,開采金礦的奴隸由國家統一使用,集中開采。在嚴格的看管下,奴隸一年到頭用自己的血汗為古加納采掘和淘洗黃金。奴隸們采掘的金礦,為這個奴隸王國奠定了經濟基礎。

在古加納的北部和西北部,又有三大產鹽中心:一是瓦拉塔;二是奧達戈斯特,為當時撒哈拉兩部的貿易中心;三是塔加紮,位於撒哈拉沙漠的腹地,是這一帶最主要的產鹽中心。自古以來,北非和西南非黃金和食鹽貿易從未停止過,隻因撒哈拉沙漠這個巨大的天然屏障所阻礙,這種貿易難以發展和擴大。後來,在今天被稱為“沙漠之舟”的駱駝引進到黃金——食鹽貿易,可以說是給非洲貿易帶來了一次革命。後來馬幫和鐵器通過撒哈拉貿易路線傳到西非,更加促進了商隊貿易的發展。

古加納吸引著四麵八方的商人,他們帶著食鹽、各種衣物和日用雜品雲集加納,換取黃金。他們把換來的黃金彙集到北非的西吉爾馬薩城鑄成金幣,然後再到世界各地購買各種商品,再用這些商品去換取黃金。每一次貿易都是一本萬利的買賣,自然發財。

當時,加納的金子處處可見,人們用金子提練金絲,製作金箔,金子在那裏幾乎多得不值錢。而食鹽的價值甚至在重量上完全可以同黃金相等。

在撒哈拉貿易中,真正的推動力是黃金。加納王國嚴格地控製了黃金的生產和貿易順差關係。撒哈拉貿易隻有通過王國政府這個經紀人才能成交。政府對黃金生產管理尤為嚴密。北非商人用食鹽換取黃金雖然有幾個世紀的曆史,但從來不曾有人到過真正的金礦所在地。加納國王規定金礦全部歸他所有,任何人不得私自采金。百姓可以去河裏淘金沙,淘出的金子歸他們所有。

加納人的買賣方式很有意思。他們並不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而是買主與賣主互相不見麵。商人們先將貨物分門別類地擺在市場上,然後退出去,敲起手鼓。購貨者聽到鼓聲後就走進市場,在自己需要的貨物旁放下一些金子,卻並不拿走貨物,然後退出市場。

商人們第二次進入市場。當他認為買主付的黃金足夠交換這些貨物時,就將黃金取走;而他認為不能成交的,則不去動那黃金。然後商人再次退出市場。緊接著,購貨者也第二次進入市場,把賣主收過黃金的貨物拿走,在沒成交的貨物前再放下一些黃金。如此反複。在整個交易過程中,買主與賣主互相不說一句話,不見一次麵,所以這種貿易方式又叫“無聲的買賣”。

古加納通過北非商人不僅取得了食鹽,還換回了象牙、衣物、撚珠、玻璃製品、瓷器和椰棗等必需品和珍貴物品。古加納積累了十分雄厚的財富。

加納古國存在於公元3世紀至13世紀,共有上千年的曆史。它是非洲最早的古國之一。曆史上古加納的興衰與黃金休戚相關。為了掠奪黃金,1471年葡萄牙殖民者首先登上了加納海岸,他們在這裏建立據點,掠奪黃金,控製加納的貿易經濟,把加納的國名改為“黃金海岸”。查士丁尼二世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