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傳統文化時尚化
文化·生活
作者:王曉麗
摘要:開放的中國迎來西方文化的衝擊,中國傳統文化被漠視,中國文化發展陷入迷茫。事實上時尚與傳統並不衝突,隻有建立在傳統文化之上、並很好地傳承傳統文化的時尚文化才是真正的民族時尚文化。語文教學不僅擔負著教書育人的責任,更要挑起傳授、熏陶、弘揚傳統文化的重任,教師要利用語文教學,實時展示傳統學生魅力;要接納學生的思想,走進學生的時尚圈;要找準時尚與傳統的結合點,使傳統文化時尚化;要用最感動的最具生命力的事例,去抓住觸及學生們心扉的那一刻,使民族精神在學生們心中撐起一片綠蔭。
關鍵詞:傳統文化時尚語文教學
提起傳統文化,許多人會不假思索地回答:“經典誦讀,孔孟思想、四大名著還有古箏、二胡、竹笛等老式的東西。”其實,這隻是傳統文化的外部形式,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凝聚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人文情感,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弘揚傳統文化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和價值觀構建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但由於經濟和文化的全球化,商業文化、流行文化、網絡文化的泛濫,對青少年的負麵影響愈來愈強烈。他們中不少人視傳統文化為腐朽、守舊的落後思想。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的現代價值取向侵蝕著學生率真的心靈,時尚文化成了中小學生追求的主流。日本的卡通片、韓國的流氓兔、美國的肯德基以及明星偶像成為孩子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孝悌、忠信、禮儀、仁愛的儒家思想卻漸漸模糊,在中小學生當中開展弘揚傳統文化的教育勢在必行。
一、利用語文教學,實時展示傳統文化魅力
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是語文的靈魂。把語文教學放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中,實時展示傳統文化的魅力,帶領學生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從各種渠道入手,積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親身感受優秀的傳統文化。因為語文課本精選的課文不但是文字交流的範本,更是蘊含了豐富的傳統文化和高尚的民族精神,作為滲透傳統文化的主導者——教師,應該充分揭示課文中的文化內涵,實現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熏陶的目的。讓學生充分感受傳統文化中的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總之,我們要樹立開放式的語文教學理念,在語文學習中充分挖掘傳統文化元素,使學生熱愛祖國燦爛文化的感情始終充盈胸中,提高傳統文化在意識形態中的地位。
二、要接納學生的思想,走進學生的時尚圈
老師和家長是受過多年傳統文化教育的,他們的思想和學生們心中的時尚觀存在差別。不同的年齡和閱曆,對文化的認知、認同和需求是迥異的,卻不是難以解決的問題,更非不可調和的矛盾,上一輩人生存在發展中的社會裏就不可能對時尚的東西全盤否定,而青少年也或多或少受過傳統文化的教育和影響。比如從小要孝順老人、好好學習、熱愛勞動、誠實守信等等。應該說學生們的成長氛圍主要還是傳統文化。如果老師和家長多一份責任,多一份理解,時間的代溝就不難填平。作為老師我們不能排除和否認時尚,學生們也不是不接受傳統文化,要想讓學生們喜歡傳統的東西,老師就應該率先垂範,接納學生的新思想,走進他們的心靈,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時尚文化,主動追求時尚中美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