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共同的教育之夢

卷首開言

作者:陳小鵬

作為身處教育一線的人民教師,我們曾經有很多美好的教育夢想:讓高寒地區的孩子冬天穿暖吃好,讓大山裏的孩子不再餓著肚子求學;讓教育更加公平,讓學生家長不再為擇校煩惱;讓課堂成為學生的快樂天地,讓“減負”名符其實,學生不用熬夜趕作業;讓立德樹人成為首要的教育目標、育人之道……

追夢,做個永葆激情的老師。每一棵草都有開花的心,我們可以充滿激情地帶領學生晨誦、暮省,用自己的情感,喚起學生的感情;我們可以和學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浸潤自己的心靈;我們可以構築理想課堂,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隻有教師帶著滿腔的熱情走進教育,教育才會變成神奇美妙的事,教育才會成為一種幸福與快樂。

追夢,做個贏在課堂的老師。教師的戰場是課堂,想獲得教育的果實,就必須贏得課堂。年輕教師應該借助名師指點,盡快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贏得學生信任;中年教師應該反複研磨課堂,對一堂好課力求有新的認識,真正在課堂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方法;經驗豐富的老師應該搞好“傳幫帶”,用心把寶貴的教學經驗一輩一輩傳遞下去。

追夢,做個終生學習的老師。課堂的成功,功夫在課外。“一節好課,也許需要準備一輩子,對每一節課,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這段話使人看到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奧秘。奧秘就是終身學習,首先是讀書,不間斷地讀書,不斷地補充知識;其次是向生活學習,向周圍的老師學習;最後是善於反思,如果隻埋頭教書,從不反思,不總結、整理成敗得失,怎能提升自己的教學理念呢?

追夢,做個懂得育人的老師。我們的目的是育人,隻有懂得育人的老師,才能實現教育的終極目標,體味教育的幸福。如果把分數、考評看得比一切都重,那麼教師就永遠隻能是平庸的教書匠。作為一個教師,必須拒絕個人主義功利化的教育生活,必須思考我們要培養什麼樣的人,必須帶著愛心、責任和智慧,容納和關愛一切學生。

追夢,做個富有情趣的老師。一個有情趣的人,會設法讓質樸的生活富有情趣,生活中不是缺少情趣,而是缺少培養情趣的心。我們的校園裏其實到處充滿情趣:唱歌、跳舞、做操、打球,一個富有情趣的老師肯定不會因為生活的單調枯燥而身心疲憊;一個多才多藝又幽默的教師將會與學生形成默契和共鳴,贏得理解與尊重。

在追逐教育夢想的路上,教師就是一棵棵接受陽光沐浴和風雨洗禮的樹,就是四季常青、不斷成長的樹。教育興旺,教師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