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近代史(公元1912~公元1949年)
淮河、臨沂阻擊戰
日軍占領南京後,以一部兵力固守南京、蕪湖地區;以第三、第九、第十一師團分別在南京、鎮江等地渡過長江,從中路向北進犯;以阪井支隊和第十一師團一部,分別從裕溪口、揚州向合肥和邵伯、天長方向進攻,保障中路主力的翼側安全。1938年1月8日,日軍第十三師團攻占明光,進至池河東岸。守軍第十一集團軍(第三十一軍)在池河西岸組織防禦。25日起,日軍在地空火力掩護下,冒雪強渡池河,向西攻擊前進,連陷梁山、五裏墩、燃燈寺、桑家澗、紅心鋪等地。第十一集團軍退守臨淮關和鳳陽以西地區。2月1日,日軍攻占臨淮關。第五戰區急調第五十一軍馳援,與日軍在淮河兩岸展開了激戰,雙方均出動了飛機支援。3日,日軍占領蚌埠,並準備強渡淮河。8日晚,占領蚌埠的日軍第十三師團所屬500餘人,在地空火力掩護下,乘坐橡皮艇、木筏等強渡淮河,向守軍陣地發起了進攻,被第五十一軍第一一三師全部殲滅。9日,日軍600餘人再次強渡淮河,並在地空火力支援下發起了猛攻。守軍傷亡慘重,第五十一軍退守渦河、澮河一線,第十一集團軍退守爐橋、洛河一線。10日,臨淮關之日軍渡過淮河,守軍第一一四師在前板子、王莊陣地與日軍展開了激烈爭奪,幾經血戰,第一一四師傷亡慘重,陣地失守。12日,渡過淮河之日軍迂回至曹老集以東10公裏之王莊,第一一四師向澮河、澥河北岸和沫河口之線退卻。13日,張自忠率第二十七軍團(第五十九軍)增援抵達淮河流域,在瓦疃集、姚集、固鎮、蒙城一線接替了第五十一軍防務。與此同時,第二十一集團軍到達合肥、舒城、八鬥嶺、下塘集一線。守軍迅速調整了部署:第二十七軍團、第五十一軍在淮河北岸節節抗擊日軍進攻;以第二十一集團軍第四十八軍固守爐橋、洛河一線;以第十一集團軍、第二十一集團軍第七軍準備對進攻之日軍實施側後襲擊。11日,第十一集團軍第一三八師主力向上窯地區發起反擊,與日軍展開了近戰肉搏,殲其100餘人,日軍300餘人向考城逃竄,一部據守上窯頑抗。12日,第一三五師一部收複武店、考城,並將上窯逃竄之日軍大部殲滅。與此同時,第一三一師一部聯合當地紅槍會,在鳳陽、懷遠一帶實施了分散遊擊,一度攻入懷遠古西門。16日,第七軍向池河、定遠日軍翼側發起反擊,一度攻入桑家澗,日軍第十三師團主力不得不向考城、上窯、池河、定遠方向回援。第二十七軍團配合第七軍行動,乘勢向火神廟、新橋方向發起反擊,日軍被迫退向曹老集;第二十七軍團分路向蘇集、湖口子、曹老集、王莊一線推進,將日軍驅逐至淝河南岸。日軍因腹背受擊,無力進攻,遂全線退回淮河南岸;第二十七軍團將淮河以北原陣地全部收複。爾後,第二十七軍團北調滕縣,淮河北岸仍由第五十一軍防守,第十一、第二十一集團軍也撤至淮河北岸。兩軍在邵伯、天長、盱眙、臨淮關、蚌埠、懷遠、三十裏堡一線形成對峙。至此,南路日軍進攻受挫,其南北夾擊的計劃被粉碎。
北路日軍占領濟南後,第十師團沿津浦線南下;左翼第五師團沿膠濟線東進,攻占濰縣、青島後,轉而南下,企圖奪取魯南重鎮臨沂,從東路包抄徐州。2月21日,日軍第五師團第二十一旅團及偽軍一部共2萬餘人向臨沂突進,沿途遭守軍第三軍團(第四十軍)和青島撤退之海軍陸戰隊及保安隊、遊擊隊等節節抗擊。日軍相繼攻占諸城、莒縣、沂水,3月5日進至臨沂以北湯頭、白塔、尤家莊一線。10日,日軍約9000人在10餘架飛機、30餘門重炮和20餘輛戰車掩護下,向臨沂發起了攻擊。第三軍團實際兵力僅5個團,加上海軍陸戰隊,防守臨沂,在日軍優勢火力突擊下,傷亡慘重。第五戰區急令第二十七軍團馳援,戰區參謀長徐祖詒親赴臨沂指揮作戰。12日,張自忠率第二十七軍團抵達臨沂北郊沂河西岸;14日拂曉以主力強渡沂河,向白塔、沙嶺、徐太平、亭子頭方向攻擊前進。第二十七軍團第一八〇師在亭子頭遭日軍頑強抵抗;第三十八師一部攻克白塔、湯佛崖,遭日軍600餘人在飛機、坦克掩護下的拚死反擊,被迫退回沂河西岸。與此同時,第三軍團也從正麵向日軍發起反擊。15日,第三軍團攻克東西沙莊、鄭家寨、黃家墩、柳行頭以南一線,並以騎兵從右翼向賈家莊、湯頭一線迂回。第一八〇師經激戰,攻占亭子頭,日軍向東、西水湖崖撤退;第三十八師再渡沂河,攻占沙嶺。下午,日軍1000餘人在數十輛戰車配合下實施了猖狂反攻,第一八〇師沉著應戰,第二十七軍團的一部兵力實施迂回側擊,該部日軍向左家官莊撤退。與此同時,另一部日軍800餘人及10餘門火炮,在飛機掩護下,在車莊、塔橋附近強渡沂河,向茶葉山、李官莊攻擊前進,企圖截斷第二十七軍團的後路;第三十八師遂撤回沂河西岸迎擊該部日軍。16日,日軍第五師團調集4000餘人,在10餘架飛機支援下,由湯佛崖渡河,向石家屯東南至大安子、崖頭、劉家湖、釣魚台一線猛攻;第三十八師頑強抗擊,雖傷亡嚴重,始終堅守住了陣地。日軍拚力向崖頭、劉家湖、茶葉山等地發起連續攻擊,守軍工事大部被日軍密集炮火摧毀,至17日晨,日軍攻占了上述地區。張自忠急令2個旅增援,在反擊中多次與日軍展開了近戰肉搏,陣地幾度易手,終將上述陣地奪回,該部日軍大部被殲。第二十七軍團乘勝全線出擊,打得日軍橫屍遍野,殘部潰逃至湯頭、白塔一線繼續頑抗。與此同時,第三軍團也發起了攻勢,激戰一晝夜,先後攻占尤家莊、傅家莊、東西水湖崖、沙嶺一線,日軍被迫退守李家五湖、傅家池、草坡一帶。18日起,第二十七、第三軍團從東、南、西三麵夾擊湯頭、王疃、傅家池、草坡地區之日軍,經三晝夜血戰,先後攻占李家五湖、輦沂莊、車莊、前湖崖等地,日軍傷亡慘重,全線潰退。此戰,計殲滅日軍二個聯隊之大部約3000人,其中第十一聯隊聯隊長野裕一郎大佐及牟田中佐等被擊斃,殘部大部向莒縣逃竄,一部在湯頭固守待援。第二十七、第三軍團計傷亡3000餘人。當第二十七、第三軍團準備圍殲湯頭日軍時,第五戰區令第二十七軍團即調費縣,轉兵泗水、滕縣方向,臨沂地區僅留一個旅的兵力。20日夜,第二十七軍團主力西撤。而與此同時,日軍增援部隊3000餘人會同湯頭固守的1000餘人,向第三軍團發起了反攻,炮火異常猛烈且晝夜不停。第三軍團孤軍奮戰,陷於被動地位,亭子頭、東莊屯陣地被突破,遂退至桃園、石埠嶺、黃山一線陣地固守。此時,第三軍團由於傷亡慘重,兵力僅有2000餘人,臨沂再度告急。23日,已到達費縣附近的第二十七軍團又奉命回援,24日晨到達臨沂附近,爾後在韋家屯、桃園一帶與日軍展開了激戰。25日夜,第三十八師襲擊了桃園、三官廟,一舉攻克桃園。26日,日軍4000餘人渡過沂河西進,另一部約一個聯隊進至臨沂西15公裏的義堂集一帶,準備夾擊臨沂城。張自忠急派主力於臨沂城西北之王家岔河、八裏屯、小嶺、古城一線布防。激戰3日,第二十七軍團將士們前仆後繼,英勇作戰,給日軍以重大殺傷;日軍雖有優勢地空火力的支援,始終未能前進一步。因台兒莊方向軍情吃緊,日軍第五師團奉命抽調二個步兵聯隊和一個野炮聯隊馳援台兒莊,臨沂附近地區之日軍於29日夜間退守義堂集、艾山一線,等待援軍,雙方形成對峙。
臨沂保衛戰的重大勝利,打破了日軍第五師團與津浦線北段的第十師團會合於台兒莊的預定計劃,使冒險突進至台兒莊的瀨穀旅團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
濟寧、汶上反擊戰和滕縣保衛戰
1月上旬,由濟南南下的日軍第十師團占領兗州、濟寧、邰縣一線後,沿津浦線驕橫輕狂地繼續向南突進。2月7日,李宗仁為遲滯日軍南下速度,等待援軍並爭取時間在徐州附近完成防禦部署,令第三集團軍副總司令孫桐萱代行總司令職權(時前因總司令韓複榘不戰而逃,已伏法),準備率部向濟寧、汶上地區實施反擊。此時,第三集團軍駐守曹縣、成武、定陶、金鄉、嘉祥地區,自韓伏法後,該部群情激奮,士氣旺盛,求戰心切。
濟寧、汶上為日軍第三十九聯隊,其中濟寧3000餘人,戰車10餘輛,火炮20餘門;汶上500餘人,火炮6門。12日夜,第三集團軍之第八十一師由開河鎮渡過運河,深夜時從東、南、西北三麵向汶上實施了偷襲,其中西北方向迅速突入城內,與日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濟寧日軍派出800餘人增援,在汶上南之辛店遭第81師一部阻擊。14日,增援日軍已達1000餘人,汶上城內之日軍固守頑抗,日機數架向進攻部隊實施了反複轟炸。經二晝夜激戰,雙方傷亡均很大,至17日晨,日軍2000餘人由泰安、兗州、寧陽馳援汶上。第八十一師經連續苦戰,雖殲滅日軍800餘人,但自身傷亡已達2000餘人,遂奉命向開河鎮運河一線撤退。
在第八十一師出擊的同時,第五十五軍、第二十二師向濟寧發起了攻擊。12日晚,第二十二師以一個旅的兵力在濟寧西北太長溝強渡運河,13日晨攻入濟寧北關。13日中午,第五十五軍從河長口向濟寧發起攻擊,其中二個團逼近了濟寧南圍子門。14日,第二十二師二個團先後登城突入城內,血戰終日,因傷亡過大,且彈藥不足,被迫撤至城外。15日,日軍1500餘人及20餘輛戰車、8門火炮,分別由泰安、寧陽、兗州增援濟寧,直奔大長溝,企圖截斷國民黨軍退路。第二十二師當即以二個團的兵力分別在戴五屯、二十裏堡迎擊日援軍。第二十二師攻擊部隊一部突入濟寧,激戰至傍晚,傷亡500餘人,因腹背受擊,遂乘夜暗撤至肖王莊附近。16日淩晨,日援軍向大長溝急進,遭第二十二師二個團的夾擊,第二十師一個團及炮兵二個連也及時支援,將日援軍擊潰,其200餘日軍占據前薛家頑抗。17日晨,第五十五軍二個團向濟寧南關和西關發起猛攻。下午,濟寧日軍800餘人及坦克10餘輛發起反擊,在八裏屯與第二十二師一個團激戰;與此同時,第二十二師主力在二十裏堡、前薛家地區與日軍激戰,殲日軍數百人,擊毀其裝甲戰車5輛。當夜,第二十二師主力撤回運河西岸,一個團固守東岸朱莊。18日,日軍1000餘人在坦克、火炮支援下,向朱莊發起進攻,日軍飛機也向守軍實施了轟炸。19日,由於日軍主力實施了全麵反攻,且國民黨軍傷亡嚴重,孫桐萱即下令全線撤退。第五十五軍主力撤至運河西岸唐家口、河長口、傅莊地區,一部據守安居鎮、西正橋、小流店一線負責警戒;第二十二師撤至嘉祥。當日,日軍向第五十五軍發起反擊,攻占安居鎮、唐家口、傅莊等地。24日,日軍突破第二十師新桃河、李花村陣地。25日,日軍攻占嘉祥;第三集團軍主力撤至萬福河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