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羅閱隻耆闍崛山中。與諸尊弟子比丘千二百五十。菩薩七萬三千人。諸釋梵不可複計。十方飛來無央數。皆神通妙達。複有他方恒邊沙諸天人及諸菩薩。如是等百億千恒沙。皆來會在佛前坐。時舍利弗須菩提等諸尊菩薩。皆有疑心念言。何因緣諸上人。皆來在是間會。有何異要之瑞應。爾時諸弟子。起疑心念。為佛作禮長跪欲問佛。佛時已放無數光從口出。若千億億稍稍引大遍虛空明。遠照恒邊沙刹土。地複震動。於是盡明。即不複見佛身相。大眾愕然。共議佛三昧為何所之趣。各自思之。即便還坐三昧。求佛至處座前有菩薩名慧相。便報言。善哉善哉。當爾賢者。思惟了不知所至處。須臾羅閱王後宮太子皇女及婇女夫人。三萬二千人。皆從共來詣山中到不見佛。複有不想菩薩。問王將從何多。王名辯通。答言。見佛光明故來耳。王女名利行。便問菩薩。佛今所在為到何方。答曰。向已求佛。了不知。處女答曰。卿是佛第一神通者。應當知處。菩薩答曰。且坐。須臾頃。地即震動。從地中出。坐自然大寶蓮華上。眾坐上人愕然。王女利行。起為佛作禮訖。住佛前說偈問佛。
向見大光明,疑佛有異要。
故來將大眾,欲問心狐疑。
反更不見佛,意甚有怪驚。
願得具為說,當令大眾解。
各發一三昧,推求佛身相。
了言不知處,各共坐作議。
更起何三昧,畢欲求佛意。
女來問眾等,佛今為所在。
純行有至心,必欲有所問。
願見世尊授,令意解狐疑。
具為現眾等,分別解說之。
向所三昧處,所名在何所。
佛語女利行。所問甚深。當為汝分別說。向所三昧。名法華。譬如大國中有一樹。有一華覆三千大千刹土。其香熏恒邊沙佛國。若有人。得聞名字若知解。自然疾得是三昧。若諸病痛者。得聞是三昧。應時自解。人根眾病消盡。女利行問佛。何謂華之威德。乃有是慧。佛語女利行。華者一樹之色。人見莫不愛樂。欲得之者。法華三昧是。生死中之色。大光受有形。人不知不聞。不信是三昧。不奉行之。未應菩薩不見慧。失人之本。反隨沫流。終已不見明。女利行複問佛。今欲得是三昧。行何法。有幾事。行得人中。願佛弘恩潤。廣開行議。令一切聞解。皆入三昧中。佛言。善哉善哉。多所度脫。永度無極。有二事。何謂為二。一者知法身如幻如化。二者知淫怒癡無根無形。佛爾時說偈言。
法身有一切,化幻現沉浮。
淫怒癡無形,如水現泡沫。
觀察人身物,如滅無形住。
離散合自成,分別計皆空。
佛語女利行。複有四事。別如行。三昧者。何謂為四。一者行戒無色想。二者行檀無受者。三者不厭無亂者。四者行智無愚者。是為四。佛爾時說偈言。
不犯戒無毀,行檀不入智。
不厭無癡亂,不愚無智慧。
不說無行者,有行不言向。
三昧可得入,無處無中邊。
佛語女利行。複有三十六事。是為三昧所見事。何謂三十六事。不見生不見死。不減不增。不出不入。不在外不在內。無住無止。無水色無火色。無風色無地色。無痛無癢無思無想。無生無死無識。無貪無淫。無嗔無恚。無愚無癡。無慳無施。無惡無善。無心無意無識行。不起上若幹事。不滅上若幹事。如一無形像。是為三十六事法華所見事。佛爾時說偈言。
不想念無念,不行色想要。
無行法華淨,空寂無吾我。
不處有入中,沒滅無形像。
不觀善以惡,俱皆空自然。
佛告女利行。法華三昧所見。譬亦如是。佛說是三十六事品時。無數天人及世間大眾人。及王所侍從。大小合有四十億萬。皆發無上正真道意。女利行及後宮人。三萬二千婇女夫人。逮得無所從生法樂。於中立女。見眾人皆發道意。心甚歡喜。起為佛作禮。繞佛三匝。住佛前說偈言。
世尊實神妙,演知三世事。
斷世淫怒垢,開化沫流人。
皆到無為城,快樂乃安寧。
如是天人中,地為大動傾。
今日合大眾,億億百萬千。
當來及過去,現在得自然。
願得大普恩,法華威神力。
三界一切人,皆得是三昧。
令我值在世,常行法華事。
使世無老死,快樂無憂患。
三苦自然除,皆如為三昧。
空想於願識,自然現相好。
教授沫流人,得意慈普行。
光光威儀好,等為身如來。
合聚於沫生,三昧豫生行。
便使於空中,得慧如上首。
女利行說偈已作是念。今欲教授人。不見法則。何事開解人。佛即知女心中念。便語女。欲持何法。教何人法。複何所在人。複何所止。立女白佛言。如是所說。無法無教無人。佛語女。無法有八事行。無教有六事除。無人有七事散。女問佛。何謂八事行六事除七事散。佛言。一者直見不邪。二者直聞不聽。三者直治不曲。四者直說不煩。五者直行不迷。六者直念不思。七者直意不動。八者直受不尋。是為八事行無法。何謂無教六事除。一者不念有見無見無。二者不念有聲無聲無。三者不念有味無味無。四者不念有香無香無。五者不念有觸無觸無。六者不念有意無意無。是為六事除。何謂無人七事散。無水色。無風色。無火色。無地色。無心色。無識色。無行色。是為七事散。無人可教。當作此解。佛爾時說偈言。
若有解法華,三昧要句品。
當念勤精進,曉解得正言。
七八六已足,計本無形跡。
不受自可欲,去想安寂然。
說法無言教,不見有壽命。
人本空無寂,不解沫言有。
不除不斷欲,出入無住處。
無痛無思想,不生不死滅。
有念為勞苦,不複著因緣。
示現有色欲,已反愛灰塵。
觀見有病痛,常意與本並。
慧見不空念,寂寂安空空。
法華三昧現,不出不入住。
無見不見空,是為疾得如。
便能行施法,以慧為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