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疑鄰盜斧

【釋義】懷疑鄰居偷了自己的斧子。比喻沒有根據地胡亂猜疑。

【出處】戰國·列禦寇《列子·說符》。

從前有個砍柴的人,他特別珍愛自己的斧子。

有一天,他突然發現斧子不見了,就急忙在家裏找起來,可是翻遍了整個屋子,也不見斧頭的蹤影。第二天,他到井邊挑水,碰到鄰居小二,見他行色匆匆,似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就琢磨開了:平時小二跟我有說有笑,今天是怎麼啦,連頭也不抬一下,好像做了什麼虧心事?莫不是他偷了我的斧子?這小子前幾天在我磨斧子的時候,不是還誇過我的斧子嗎?

他越想越覺得自己的判斷有道理,便處處留意起小二的言行、舉止來。他發現:過去愛串門的小二,現在不來了。過去愛鬧愛笑的小二,現在沉默寡言了……這不正說明他心中有鬼嗎?這時,他幾乎完全肯定是小二偷了自己心愛的斧子了。

又過了些日子,鄉下人到山裏去轉遊,竟然發現自己的斧子好好地躺在草叢裏。原來,是他上次砍柴時,不小心落下的。他又喜又愧,覺得對不起小二,慶幸自己到底沒有同小二爭吵。他興衝衝地趕回家去,迎麵撞見小二,發現小二一點也不像偷斧子的人了。

髀肉複生

【釋義】髀:大腿。比喻長久處於安逸環境中虛度光陰,憂慮不能再有所作為。

【出處】晉·陳壽《三國誌·蜀書·先主傳》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劉備在與曹操作戰中失敗,喪失了地盤,隻得聽從孔乾建議投奔漢皇族劉表。一天,劉表請劉備喝酒聊天。

席間,劉表對劉備說:“上次沒有聽您的話,失去了一個好機會,真可惜!”劉備安慰他說:“如今天下分裂,天天有戰事。上次失去機會,怎麼知道今後不能再碰到呢!機會是沒有盡頭的。已經過去的事,就不必再後悔了。”

兩人交談得很投機,又商量了以後的打算。過了一會兒,劉備起身上廁所,回到座上的時候,忽然留下淚來。劉表見了很奇怪,問他道:“怎麼啦?您是不舒服還是有什麼心事?”

劉備感慨地歎息著說:“沒什麼,實說吧。我以前一直南征北戰,長期身子不離馬鞍,大腿上的肉精壯結實;到這裏來後,一晃就是五年,閑居安逸,用不著騎馬,髀上的肉複長,又肥又鬆。一想起時光過得這麼快,虛度了光陰,人都快老了,複興漢室的功業一點也沒有建成,因此心裏非常難受。”

翻然悔悟

【釋義】很快地醒悟過來,下決心立即痛改前非。

【出處】清·張廷玉《明史·海瑞傳》。

明代海瑞是我國曆史上有名的清官。他為官清廉,為人剛直。他在南平任教諭時。看到一般官員見到禦史來到學宮時都拜伏相見。他隻是長揖而不拜,並對眾人說:“學宮是教誨士人的地方,而並非叫人委屈自己去對他下拜。”

海瑞由教諭轉任淳安知縣後,仍然秉性不改。總督胡宗憲的兒子有一次路過淳安,見館驛官員接待不周,便惱羞成怒,把館驛的人倒吊起來。海瑞知道後,對人說:“從前胡公(胡宗憲)外出視察,曾有明文規定,不準鋪張浪費。現在這個人行裝隆盛,一定不是胡公子,否則兒子怎麼會不聽父親的教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