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二、各自謀劃(2 / 2)

而河西那邊,相邦拂如親自領兵坐鎮,有相邦在,秦王必定在重泉囤積重兵以防範相邦。這樣一來,秦軍將和我軍形成相持之勢,而憑借秦國如今的國力,隻怕不到半年,其便會不戰自潰。”

認真思考之後,龐癝亦覺得尉繚之言很有道理,故而龐癝便命張耳為將,蒯徹為軍師,領兵十萬駐守函穀關,而龐癝自己則領兵三十萬前往河西,又調張良為軍師,將國事君委托於尉繚、範增等人,便急匆匆的向河西進發而去。

“什麼?龐癝竟然親自動身了?”當聽到龐癝親率三十萬大軍趕往河西的消息,秦王嬴政十分驚訝。

一邊,嬴政令準備進攻河西的李信按兵不動,在洛水西側的重泉構築防禦工事。另一邊,嬴政又令已經趕往武成的蒙恬率師趕往重泉與李信彙合。

這並不是嬴政不信任蒙恬的實力,而是龐癝這人實在太可怕了。

這麼些年來,秦國在龐癝手下吃過無數或明或暗的大虧,特別是當年的河洛一戰,秦國更是一敗塗地,徹底丟掉了天下霸主的寶座。

要知道,那時的秦軍統帥可是王翦。

試想,連王翦都不是龐癝的對手,更慌亂初次掌軍的蒙恬?

嬴政想的不錯,如果隻是憑借李信的二十萬人馬,根本就不是龐癝的對手。這並不是說龐癝的指揮能力有多強,而是這麼些年來,隻要是龐癝參與的戰爭,魏國總是屢戰屢勝,這便使得秦國君臣一聽到龐癝的名字,便畏之如虎。

半路上的龐癝收到關於秦國的消息之後,仍舊按部就班的向河西趕路。而暗中,龐癝則命令已經趕到函穀關的張耳、蒯徹兩人,讓二人順勢兵出函穀,進攻渭水南岸的武成、鄭縣等地,威脅秦舊都鹹陽。

張耳收到命令的時候,龐癝也已經趕到了河西。

到了河西之後,龐癝便下令大軍即刻出兵重泉,在洛水東側擺下軍陣威脅重泉的秦軍。

龐癝的此番謀略,乃是赤裸裸的陽謀,如果李信、蒙恬合兵於重泉防範龐癝,那麼函穀關的張耳便能順利西進,占據秦國在渭水南側的土地。

可秦國一旦分兵防守張耳,那重泉這邊的兵力勢必不足,而龐癝便可順利擊敗這裏的秦兵,從而拿下重泉、櫟陽等地,同樣直撲秦舊都鹹陽。

無這樣一來,無論秦國怎麼做,都將處於被動的地位。

當然,這個計策並非龐癝想出來的,而是在張良趕來之後,由張良想出的計策。

“魏國兩路進攻,我大秦左右不是,為之奈何?”秦王嬴政向李斯詢問道。

李斯回道:“啟稟大魏,以微臣的意思,大王拂如先合兵擊敗渭水南側的張耳大軍,隻要張耳大軍被擊潰,那麼在兵力上,我軍將和龐癝的主力大軍旗鼓相當。而且這裏是關中,我大秦在地利上占據優勢。故而即便龐癝占據了幾座城邑,也是無關緊要的。大王不要忘卻,上大夫姚賈已經出使楚國,隻要說服楚國渡江北上,魏國兵力勢必捉襟見肘,這麼一來,我軍就能順利收複失地,並且使魏國元氣大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