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那龐癝便想著,既然無法一舉滅秦,何不先堵住秦國的退路呢?
至於為期一年的休戰,也隻是對秦國休戰而已。
要知道,北麵的趙王嘉和燕王喜還逃脫在外,如果不滅了他們,魏國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後院起火了。
三日後,秦、魏兩國再次簽訂休戰協議。
而後,龐癝便下令王翦退兵。
當然,隻是對秦國退兵。
龐癝下令王翦、張耳等人班師回朝,而命王賁為將,率兵十萬從河東出發前往晉陽,而後從晉陽北上雁門,爭取一舉拿下雁門,徹底滅亡趙國。
王賁花費了一個月的時間,終於率眾到達了雁門南麵的平邑。
而此刻,趙王嘉卻躲在雲中那裏。
也可能覺得用十萬大軍進攻一個兵員不滿萬人的參與勢力有些欺負人,到達平邑之後,王賁便從中篩選出兩萬精兵,並在當地購置一批戰馬,便協眾呼嘯著向西北方向而去。
雁門地區緊臨大草原,最不缺乏的,便是戰馬了,在加上原趙國貴族的投好,王賁很容易就得到了兩萬匹戰馬。
再說大梁這邊,王翦回到大梁之後,龐癝便尋王翦商議道:“本相決定先不攻打秦國的關中地區,而是待將士們歇養一段時間之後,由上將軍率一部人馬南下荊州,由荊州沿江水西進,進攻秦國巴蜀,不知上將軍意下如何?”
想了想,王翦便道:“難道相邦之所以與秦國簽訂休戰協議,為的就是進攻巴蜀?”
“不錯!”龐癝點頭承認,“巴蜀多山,如果我大魏先進攻關中地區的話,無法避免秦國會退卻至巴蜀。上將軍在秦國多年,想必也是很了解巴蜀多山的狀況吧!如果秦國退至巴蜀,隻需精兵數千把守要害之地,就能輕易擋住我數十萬大軍。到那時,想要滅秦隻怕就沒有那麼簡單了。故而,經過左思右想之後,本相方才想出先吞巴蜀,再一舉滅秦的計策。”
聽龐癝如此說,王翦下意識的點了點頭:“相邦言之有理。巴蜀之地易守難攻,根本不利於大軍展開。不過巴蜀多山,而大魏將士卻不善於山地戰,如果相邦欲要迅速吞並巴蜀的話,末將以為首要要訓練一直精於山地作戰的軍隊才是。”
“這些都由上將軍做主,不過,上將軍想要多少兵馬?本相也好讓太尉那邊準備!”
王翦笑道:“不多,隻需兩萬即可!”
“兩萬?”龐癝道,“是不是有些少了?”
王翦自信道:“兩萬人馬已經不少了,如果再多,在巴蜀那裏也很難發揮出有效的作用。”
見王翦如此說,龐癝方才想起,在三國時期,曹魏和蜀漢之間的戰鬥,大都是以幾千人馬為單位,相比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吧。
“既然如此,就按上將軍的意思去辦吧!”龐癝沒有多說什麼,畢竟論起軍事,還是王翦更加的專業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