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北邊應龍氏以北,後世的內蒙古與山西交接一帶,時常侵略中原氏族、諸侯的薰鬻,此刻正入侵以應龍為圖騰的應龍氏。
一名應龍氏之臣,看到薰鬻人已經打進應龍氏,慌亂地朝著應龍氏族長的茅舍疾馳而去。
不一時,那名應龍氏大臣,便到了應龍氏的茅舍之鄭
應龍氏還不知,外麵已經淩亂,看到麾下大臣來了,卻是慌亂不已,遂詢問道:“賢臣為何慌張?”
“啟稟族長,北方夷人薰鬻,已經率其族二萬數千人,打到我應龍氏了。”應龍氏大臣,當即回應道。
“什麼?”應龍氏族長一聽,異族已經打到了族中,差點暈厥了過去。
所幸,那名應龍氏大臣,扶住了自家族長,邊撫了撫其身後,舒緩了一下應龍氏族長的不適。
緩過勁後,應龍氏族長,含淚道:“快,快,傳我令,命族人集聚,南下呂國,逃命兼告知中原諸侯、氏族,安定之後,再隨中原討伐這些野人。”
“是!”那名應龍氏大臣,聞言,亦是淚如雨下,雙手握住了應龍氏族長的那顫抖的手,回應道:“族長,珍重之。”
“哎……”應龍氏族長,勉力讓自己維持站立,看著麾下大臣,走出自己的茅舍。
之後,應龍氏望著屋外的,愀然道:“列祖列宗,不賢孫,受族長之位,非但不能大興我族,夷人南下,耳不能知,如此大禍,豈能苟活。故命麾下告知族人,南下歸呂,得之安定,反討外賊,以告慰祖宗。”
完,應龍氏從茅舍的牆壁之上,取下銅刃,刎頸而死,鮮血淋漓之於壁上,倒地而亡。
應龍氏之死,舍外的應龍氏族人,各自在逃難,根本不知,其族長,已經自刎。
之所以,應龍氏會出現這樣的事,那是因為應龍氏全族不到一萬人,其中還有一些是老人、幼童、女婦。
這樣的敵我懸殊,決定了應龍氏今日的形勢。
薰鬻入侵中原諸侯、氏族數日之後,應龍氏以損失二三千饒代價,贏得了南逃的時機。
……
這一日,呂駱之弟還有姒開,率領呂國將士一萬,越過了呂國北部諸山,抵達了應龍氏以南之地。
應龍氏族長死後,應龍氏大臣們,舉薦應龍氏的兒子,成為了新的應龍氏族長,統領餘下的應龍氏六七千人南下。
當應龍氏族人南下十餘日之時,看到了前方有大軍北上之後,泣極而喜,紛紛朝著呂國“王師”奔馳而去。
應龍氏新族長,朝著姒開、呂駱之弟,道:“敢問二位,是中原諸侯、氏族,哪家之兵,如此強盛。如今薰鬻在我應龍氏之地,十數日,在下率領族人南逃,實在是汗顏。
在下請旅率(夏朝大部分邦國、氏族大軍最高統帥,應龍氏新族長,在北方,不知道呂國軍製。)救救吾之應龍氏罷。”
“吾乃呂國將軍姒開呂國伯侯之弟。”呂駱之弟、姒開二人,看到應龍氏新族長,氣度不凡,知其不是尋常人,還禮道。
應龍氏新族長聞言,精神一振,言道:“原來是上國將軍,失敬失敬。”
“二位將軍,可是北上討伐薰鬻的。”
“不錯,吾等是要討伐薰鬻。汝非我呂人,從何而知。”呂駱之弟初聽,沒覺得甚麽,但是仔細想了片刻之後,有些生氣,故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