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裏的大事(1 / 2)

這世上什麼最苦?沒爹沒娘的娃最苦, 更苦的是娃還吃不飽穿不暖, 小小年紀便要下地幹活養活自己和一大家子人。

陳青現年15歲, 相貌一般, 按爺們來說長的委實清秀, 若比照小哥來講又太糙了點。不但身量比照同齡小哥高大, 身段也不如一般小哥柔軟。經年勞作令十指粗糙, 指節突出,連同身上也硬邦邦的布滿緊實肌肉。

陳青幼時日子過得還好,父慈母愛甚是得寵, 即使是個哥兒,陳老二也比照男娃來養,將來也預備給娶媳婦傳宗接代。

等陳老二有了第二個孩子後, 一家人日子過得也挺舒坦。日出而作日落而歸, 每日勤勤懇懇的在田裏勞作,雖說攢不下幾個錢, 但一家子溫飽不成問題, 逢年過節日還能割上幾塊豬肉打打牙祭。

在陳青7歲, 妹妹2歲時, 陳老二農閑務工遭遇意外, 拖了半年, 最終還是撇下妻兒幼女撒手人寰。

家裏給陳老二看病欠下不少外債,賣了部分田地還債發喪後,陳青阿娘便下地種田養活一雙兒女, 又夜以繼日的多接繡活貼補家用。陳青平日也隨母親勞作幫忙減輕負擔。

陳阿娘生陳碧時身子受損幹不得重活, 思慮過重沒兩年便也去了,留下一雙年幼兒女相依為命。

陳老二上頭還有個哥哥,阿爺阿奶都在陳老大家養老,因著早早分家,即使阿爺阿奶有心幫襯,也得看大兒和媳婦的臉色。

陳阿娘去了後,原本阿爺阿奶有心叫大兒子收留兄妹倆,奈何大兒媳哭天抹淚的說自家也是上有老下有小,根本無力多養兩個吃白飯的娃。

村長左右為難,莊稼人本就靠天吃飯,土地就那麼些,誰家日子都不好過。自家兄弟都不照拂,同宗親戚更不肯接下兩個燙手山芋。

陳青倒是有心帶著妹子單過,憑著兩畝旱田,再湊些野菜果腹,還不至於餓死兄妹二人。

奈何族裏不同意,兩個娃子如何成家?先且不論阿爺阿奶仍然健在,就是無親無故也不能眼看娃子忍饑挨餓吧?

族裏商議一番,決定讓陳老大收留倆兄妹,終歸是實在親戚,不能眼看著不管。熬個幾年,等娃子大了也好說親。

其實說一千道一萬,大伯一家還是因著沒好處不肯白養侄子侄女。陳老二剛過世那會兒,陳青家尚有水田2畝,旱田5畝,當時大伯娘就來家裏打過秋風,想要合起來一起過。

大伯娘的心思村人皆知,陳青雖被陳老二當小子養,但終歸是個哥兒,也是能嫁人生娃的。

陳老二一死,他大伯自然就是陳青最親的長輩,到時養個幾年,把兄妹倆都嫁出去還能換回不少聘禮錢,有田也不差陳阿娘一口吃食,再說就陳阿娘那身子骨怕也多活不了幾年。

陳青阿娘曉得他大伯娘的主意,自是不肯。夫君在世時就想讓陳青頂梁立戶。陳青自幼又是個主意正的,不肯做哥兒嫁人,依附男人過一輩子。

不說一個男人要像個娘們一樣養娃、操持家務,就是凡事比照媳婦標準做派,也是令陳青不能忍受的事。

這個世界最不受待見的媳婦就是小哥兒,不但體力不如男人,生育能力也弱,在夫家若是不能生下孩子,那待遇簡直連個長工都不如。

陳青是陳老二的長子,無論如何都不能讓兒子受這等委屈。好人家的哥兒大多都是當小子養,攢錢娶上一房媳婦度日,隻有日子過不下去的才會將哥兒嫁出去,好賺回一筆聘禮錢。

農家日子比不得城裏人,小哥兒大多都是出嫁從夫,除非家裏沒兒子的才會當爺養。即使是個小哥,也能當半個爺們使。但日子好過點的人家,都會讓小哥好好養著,不讓下地幹活糙了身子。

陳青大伯娘是個厲害的婆娘,見沒得好處,諷刺一番就任由娘仨苦苦挨著,擎等著白撿好處,平日裏巴不得陳阿娘早日歸天,好收了陳老二家的田地。

結果陳青阿娘一病就是二年,陳青主意正,私下賣了田地給他阿娘看病買藥。

得知消息的大伯娘自是拍腿大罵敗家,一個要死不活的人還平白浪費藥錢。礙著村裏人的指責,也不敢明麵說三道四,私下裏倒是沒少數落陳青不是。

陳青一個帶著上世記憶的真爺們怎麼可能就範,不說這人是他這輩子的親娘,就衝良心也不能眼看著阿娘有病不治。

陳阿娘倒是不肯賣田,打算給兒子留下一份家業,但陳青做了二十多年爺們,就算現在隻是個幾歲的娃娃也不能就此縮了骨氣。

田地賣了換成湯藥,陳阿娘不喝也得喝,但熬了兩年還是去了。兄妹倆僅餘2畝旱田如何能活?最終還是在村長的主持下硬塞給大伯一家照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