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友天地
作者:溫思遠
我的F2B生涯快有十年了,但若要論緣起,卻記不太清楚了。腦海中隻依稀記得童年時光,飛翔在藍天白雲間的模型飛機。那是我看過的一次在新疆烏魯木齊當地舉辦的航空模型表演,我著了魔似地喜愛。從此,幼小的心裏盛滿對航模的迷戀和執著……
偶然一次機會,我認識了韓新平教練。就是他,為我推開了通往航模神秘殿堂的大門。
我開始學習F2B線操縱特技項目。看著韓教練演示的嫻熟動作,我感到非常好奇:兩根鋼絲細細長長,怎麼拉得住那麼大的模型飛機?更何況還能做那麼多的特技動作呢!正是這種急於找到答案的好奇心和這股立刻就想試一把的勁頭,驅使著我每天下課鈴一響,便迫不及待地衝向航模隊。
韓教練告訴我,想要做操縱手,先得學會製作航模。於是,我課餘時間全都用在工作室裏,畫圖、切削、拚接、點膠。既沒有CAD製圖,也沒有激光切割,一架模型飛機所有的製作步驟都是采用純手工製作——老一輩航模人傳下來的手藝。自己親手做的第一架模型飛機,怎麼也看不夠。雖然機翼是扭的,重心偏前,很多膠接的地方也處理得不幹淨,卻是我的心血。那種純粹的喜悅,是沒有製作過模型飛機的人不可能理解的。
之後,我開始學習線操縱特技飛行。這時,韓教練又告訴我,航模能上天,動力是關鍵。在他的指導下,我由啟動、調校發動機開始,到完成全套標準線操縱特技飛行動作,經曆了一次又一次的蛻變。2006年,我代表新疆參加了第二屆體育大會,獲得航空航天模型線操縱特技項目團體冠軍、個人名列第九。其後參加的比賽成績也都不錯。
2010年,又是學習的一年。感謝北航航模隊的萬老師和李教練,給了我一個在團隊中成長的機會。跟隊期間,我學到了很多航模設計的專業知識,並將之運用在2010年科研類全國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中。
航模科研類項目的比賽不同於以往我所參加的任何航模項目比賽。各院校秉承創新實踐的理念,針對大賽要求研發、製作了各種布局新奇、設備先進的飛行器。這次參賽的經曆讓我明白,航模不僅僅可以作為一項運動來參與,同時還可以成為未來飛行器的概念雛形。
遙想當年,我初次接觸的航空模型是手擲模型滑翔機和橡筋動力小模型。而今天,從輕巧易飛的小電動到大氣磅礴的噴氣機,從2.4G遙控設備到第一視角飛行,航模領域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我很感激,航模使我的生活豐富多彩,航模助我離為祖國未來航空航天事業添磚加瓦的夢想越來越近。
夢,從未走遠。
溫思遠
F2B選手,新疆烏魯木齊人,現為新疆師範大學大四學生。2006年他曾代表新疆航模隊參加了第二屆體育大會,獲F2B項目團體冠軍、個人第九;2010年代表北航航模隊參加科研類項目大學生錦標賽3kg限時載運空投,與隊友一起獲團體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