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舒心蕾找到了,雖然受了一點兒傷,可是並沒有生命危險,正安安靜靜地躺在他的專用行軍帳內,耶律楚雄已經大大地放下了心來,那麼現在,他又可以好好地思考一下耶律悅梨和韓震庭之間的事了。
而韓震庭呢,之前他去了耶律楚雄的行軍帳,他原以為耶律楚雄會找他談有關舒心蕾的事,他知道,臨著離開上京之前他們之間的那一次對話一定對耶律楚雄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耶律楚雄一定會很不甘心,遲早是會再找自己談談的,他原本以為耶律楚雄一到烏古部前線營地就會找他,可是當他來到耶律楚雄的行軍帳之後他才發現還有一件事更加讓耶律楚雄揪心,那就是舒心蕾的傷勢。果然,沒過多久,耶律楚雄就先他和耶律謹先行告退了。可是韓震庭心裏還是有數的,他知道,等到把舒心蕾的事情基本落實了之後,耶律楚雄還是會找他談的。
果然,當夜幕再次降臨的時候,耶律楚雄再次派人去通傳韓震庭,讓他到他的帳內一起進餐。
韓震庭心裏七上八下的,難道,今夜耶律楚雄又要找他談話!?麵對前來傳話的親兵,韓震庭一臉無奈的表情。他知道,耶律楚雄命令一出,他是必須遵守的。於是他回答說:“勞煩這位小哥去告訴你們四王子殿下,就說本參將這就過去。”
親兵退出了帳,韓震庭站了起來。他看了一眼自己身上包紮著傷口的紗布,看著自己為契丹民族所盡到的努力,心裏不禁有些惆悵。其實這並不是他想要過的生活,他羨慕和向往遊牧民族自由自在的生活,喜歡騎著馬在藍天白雲下飛馳的感覺,所以當他剛剛記事的時候,從父親韓延徽大人的口中得知自己原本是漢人,隻不過父親要為契丹曆史上最偉大的英雄耶律阿保機效犬馬之勞,他們一家才生活在契丹,他才出生在契丹。而他的父親,是一個很值得他驕傲的人,可以說,在耶律阿保機建立的強大的契丹王國的功勳冊上,他的父親韓延徽大人寫下了很重的一筆!如果不是因為有韓延徽、韓知古、康默記等有才學的漢人為謀士,就不會有契丹的今天。可是韓震庭的骨子裏還是一個漢人,是屬於一個有著比契丹民族高深很多、長遠很多的文化的古老而優秀的民族的人,在他十二歲的時候,他有幸跟著父親韓延徽大人一起曾經有機會回到了江南老家,同行的除了他的母親韓夫人之外,還有當今的契丹聖上耶律阿保機和他的兩個兒子、契丹的兩位年幼的王子——耶律德光和耶律楚雄。雖然那次的江南之行時間隻有短短的一年左右,除去來回的路途,其實在江南水鄉待的時間隻有大半年,但是就是那大半年,讓韓震庭感觸良多,他相信耶律阿保機和耶律楚雄、耶律德光三父子也一定感觸良多。
契丹民族雖然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遊牧民族,可是在耶律阿保機的統治下,逐漸的漢化,學習漢文化,改變成漢人的生活方式,耶律阿保機本人也沿用和學習漢族皇帝的統治方式,在韓震庭看來,這已經不再是一個純粹的遊牧民族了,雖然漢化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韓震庭相信,真正的漢化絕不會隻是在耶律阿保機時代就能完成的,將來的繼承者,不管是耶律倍還是耶律德光,都將帶領契丹人民有一段漫長的而艱巨的過程。當然,從內心來說,韓震庭還是希望耶律倍能夠繼承王位,一則是因為名正言順,二則是因為他父親韓延徽大人曾經說過,耶律倍是他的幾個學生當中,也就是耶律阿保機的幾個孩子當中漢文化學習得最好的一個,如果耶律倍願意去大宋參加科考,考中狀元都是有可能的,這一點絕對不是誇張的說法,單從耶律倍傳到後世的那些書麵、文字和文學作品當中就可見一斑!因此,如果將來在耶律阿保機百年歸老之後,當今太子耶律倍如果能夠順利登基,那麼契丹的漢化進程將會加快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