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姿勢,極其曖昧!
舒心蕾很不喜歡!
兩個人,就這樣緊緊地挨著,一同騎在“赤風”寬大的背上。
舒心蕾雖然纖瘦,占不了多少地方,可是,那位耶律楚雄,可是典型的契丹大漢,虎背熊腰,一個人,就占據了“赤風”背上四分之三的空間,把舒心蕾擠得很不舒服!
更不舒服的是,他們是如此貼近。心蕾能清晰地感覺到,自己的背部,緊貼著一顆“卟通”跳動著的有力的、熾熱的心髒!
舒心蕾不安地扭動著身子,支支吾吾地說到:“可……可不……可以,讓我……下去?”
“不要動!”耶律楚雄威儀的聲音在舒心蕾耳後響起:“‘赤風’隻認本王的,你再亂動,當心它把你摔下去!”
舒心蕾知道,耶律楚雄不知無端在嚇唬她,而是說真的。長這麼大,她雖然是第一次親眼見到汗血寶馬,可是她早就聽說過,越是良駒,越難以馴服,而往往一經馴服,就隻認得主人!關羽關二哥的赤兔馬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不是赤兔馬,關二哥也無法千裏都單騎,去和他的大哥劉皇叔相會!
扯遠了,還是來說這匹汗血寶馬“赤風”吧!
舒心蕾之前有讀過關於這方麵的書籍,也查過關於汗血寶馬的一些資料。在她所生活的那個年代,純正的汗血寶馬全世界也隻有大概三千匹。其中,中國大概隻有四匹,有三匹在吉林的長春,也就是目前大遼的東北邊,另外一匹在新疆。這種馬極其稀少,隻產在西域,也就是二十一世紀的土庫曼斯坦地區。
中國關於汗血寶馬的記載,最早是在西漢時期。漢初白登之戰時,漢高祖劉邦率領的三十萬大軍被匈奴騎兵所困,凶悍勇猛的匈奴騎兵給漢高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當時,汗血寶馬正是匈奴騎兵的重要坐騎。張騫出使西域,歸來之後,說到:“西域多善馬,馬汗血。”漢武帝曾經兩次為了得到這種寶馬而西征;司馬遷的《史記》中也有記載。
雖然在舒心蕾所處的二十一世紀,這種馬已經少得可憐了,可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大遼時期,他們的遠鄰西域各國,還是有很多這樣的寶馬的。亞曆山大?馬其頓、成吉思汗等很多帝王都曾經以這種馬為坐騎。
耶律楚雄剛才已經說了,他這匹汗血寶馬,是西域的使者帶來的。他和他的父皇、兄弟們,人人都有。那麼就沒錯了,這的確是貨真價實的汗血寶馬。據說,可以日行千裏。難怪契丹大軍所向披靡,有了這樣的良駒,怎能不掃平北疆?!
因此,在耶律楚雄大吼了之後,舒心蕾真的不敢妄動了,隻得由著他們倆用這樣的姿勢坐在馬背上。
耶律楚雄見舒心蕾乖乖地聽話,不再亂動了,就對站在馬下的親兵說到:“帶上幾個人,本王要去狩獵!”
親兵趕緊問到:“要不要去通知韓大人?”
這裏的韓大人,指的是韓震庭。
“不用了!他還有事要忙!”耶律楚雄一邊回答著親兵的問話,一邊用雙腿用力一夾馬肚子。
“赤風”接到了主人的命令,“嘶”地長嘯一聲,然後就像疾馳的箭一樣射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