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心吃力的睜開眼睛,立馬被屋子裏的擺設鬧懵了,這是在哪兒?我不是剛剛給病人做完手術,到更衣室準備下班了嗎?隻記得當時腦袋一暈,就什麼都不知道了。眼前的屋子還有家具都很古氣,就像古裝劇裏的擺設。她使勁想爬起來,卻發現渾身無力,勉強伸手掀開一角被子,驚悚的發現自己一雙修長靈活的巧手變成一雙小嫩手,手背還有五個可愛的梅花坑。
正在吃驚,房間進來一名古裝婦人,那婦人麵容秀麗,舉止嫻雅,隻是眉目間深有憂色。“宜官兒,你醒了!乖乖躺好,小心著涼。”她小心的給孩子把被子掖好,又從外麵捧來一碗還冒著熱氣的中藥,執了勺子預備喂給江寧心。
自己這是穿了,好不容易考上醫科大學,本科五年,實習一年,讀的書都可以壘成一座小山了。終於熬出頭成了主刀大夫,年紀輕輕竟然過勞死。一切基本歸零,成了這不知名年代的古代幼兒一枚,還好沒有女穿男,家境貌似也可以。這婦人叫原身宜官兒,不知是小名還是大號,年齡才一歲多,而且體弱多病,在古代這個兒童夭折率高的環境,長不長的大還未可知,穿越大神,我xx你個xx。
勺子湊近嘴邊,裏麵褐色的液體一看就知道苦不堪言,要是一勺一勺的吃,這苦頭可吃大發了。這美貌婦人應該是原身的娘吧!江寧心認命的歎了口氣,嬌聲對年輕婦人道:“娘,我自己來。”微微欠起身子,接過婦人手中的藥碗,屏住呼吸一氣兒灌了下去。苦的眉頭和小臉皺成一團。
婦人見孩子這麼懂事,既覺省心又難免心酸。塞了顆蜜餞到她嘴裏:“宜官兒真乖,等你好了,娘給你做糖糕吃。”江寧心依言躺下,婦人給她蓋好被子出去了。
接下來兩天江寧心一直臥床養病中,第三天能起床,一周才讓出院子。這短短幾天裏,江寧心大致弄清了原身和這個家的狀況。原身也姓江,叫江宜寧,小名宜官兒。今年兩歲,因為體弱多病,所以看起來小一些。江家是商賈之家,祖母已逝,祖父還健旺,經營一家不大不小的布莊,父親是獨子,平日也跟著祖父張羅生意,母親謝氏,柔弱賢惠,隻在內宅理事。原身有一個八歲的哥哥和六歲的姐姐,都還是白胖胖的小正太小蘿莉,俱跟著先生蒙學。除自家六口人外,還有一個婆子兩個丫鬟忙著家裏活計,原身身邊有個奶娘照管。
待能出的了門,已是半個多月後,奶娘禁不住寧心哀求,用背簍背著她在周圍玩耍。寧心呆在竹簍子裏麵,手裏拿著美貌娘做的藕粉桂花糖糕,有一口沒一口,一邊吃一邊心裏吐槽,總算明白這個身體為什麼多病了,就因為太嬌養。俗話說:饑寒保平安。宜官吃食講究太過,正餐之外還有各式小食防餓,粥湯進補,到哪兒都背著抱著。沒有運動,吃東西就不克化,每日及時增減衣裳,一點冷熱變化都無法抵擋,動輒發熱傷風。
這個時代大約是明朝中葉,江南杭州的一個不大不小的鎮子,江家臨街而住,在這鎮上算是中等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