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正道是滄桑

卷首語

作者:白哲

一朋友融資成功,本以為他會欣喜若狂,可語氣卻淡淡的。問其原因,曰:我們這就是個苦逼活兒,不好幹,壓力大啊!

不出所料,他做的是個生活服務APP。如《苦逼的生活服務類電商》所言:虛擬世界和現實經營中難啃的骨頭都會在生活服務類電商創業的過程遇到,稍一不慎,還會陷入多此一舉的困境。

然而,對於無法拚爹又有些想法的多數“窮二代”而言,生活服務類電商以其門檻低、切入點多、貌似投資不大、題材又好、一夜暴富傳說層出不窮的特質,成為創業的熱點。而一旦入行,人們會發現:沒有所謂的好行業,也沒有所謂的壞行業——好行業人多、錢少、活兒苦;壞行業人少、錢少、要頭腦。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是啊,創業從來是荊棘之道,何來那許多輕省的成功!

這條滄桑之路該怎麼走?

第一,創意失靈。互聯網發展至今,已經接近“日光之下無新事”。idea該有的幾乎都有了。穿衣搭配、菜單優惠、租房裝修、打車排隊,乃至記錄生理期的、統計跑步裏程的,林林總總,隻有想不到。做投資的L先生說:項目聽得太多了,有時候對方一開口三句話,就知道他項目是做什麼的。以創意為DNA的電商遭遇創意失靈,拚什麼?

第二,拚的就是苦逼。拚地麵部隊,拚管理能力。這些基礎的工作誰也別想繞過。APP能自己吸引大量客戶?別做夢了!它充其量是一個標識、一個展示,而非手段。尤其是生活服務電商,一手牽商戶一手拉消費者,全靠地麵部隊的功夫。費時、費力,還燒錢。費時費力的結果有時甚至比不過髒亂差的路邊夫妻店!

第三,自知者明。生活服務題材創業者做的與其說是電商,不如說是服務業。《升級之路》說:回歸服務的本質,麵向消費者提供真實有效的服務,才是生活服務類電商的未來出路。而唯有明晰了自己的核心的不可取代的價值,才能保證不陷入“多此一舉”的陷阱。道理很簡單:你想整合人家,讓人家消費前去網上繞一圈,總得讓人家知道為什麼讓你整合、好處在哪裏後,才能心甘情願。

第四,直截了當。從大類來講,生活服務類電商的盈利模式有廣告和傭金兩種,當然,更多的是講不明白也想不清楚自己怎麼盈利的。那些免費策略、聚集粉絲、打造平台、互聯網思維等等講了一世界,那些繞了十萬八千裏也不一定能見到錢的麵,見到了也不一定能揣兜裏的人,還是慎入!

唉,苦逼之後還是苦逼,為什麼大家還是前赴後繼呢?我想:拚的就是希望!也許最後的結局是一敗塗地,或者是被BAT收購,無論怎樣,總不要枉費了自己的青春、智慧,把最應該拚搏的歲月用來空想、抱怨和迷茫。人間正道,無論在哪個時代,拚爹還是拚自己,都是滄桑。

總要心懷希望,如勵誌馬所言:what if dreams come 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