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悅 責任編輯:王濤
張開印,人稱“威風少俠”,1987年出生在河南商丘。2004年,奪得青少年錦標賽75公斤級冠軍。2005年,在競爭激烈的全運會散打比賽中,高調登場的張開印擊敗散打名將寶力高,成為當年的黑馬,奪得決賽第四名。2007年,張開印先後奪得全國散打冠軍賽75公斤級亞軍、重慶世界散打王爭霸賽75公斤級冠軍、中日散打對抗賽75公斤級冠軍,並首次代表中國隊參加“伊朗總統杯”中伊散打對抗賽,連續三局KO對手奪得80公斤級冠軍。2009年是張開印豐收的一年,這一年,他先後獲得十一運會散打預賽77.5公斤級亞軍、十一運會散打決賽77.5公斤級季軍;在中泰拳王爭霸賽中,KO泰國拳王藍桑坤,一戰成名;在首屆CKA散打超級聯賽總決賽中,以點數戰勝廣東隊選手,為河南隊獲得CKA總冠軍立下汗馬功勞。2010年,在第五屆國際武術搏擊王爭霸賽中以點數優勢先後擊敗泰方拳手圖溫坦和阿敏,並優勢戰勝泰國選手威漢成為王中王,奪得爭霸賽冠軍;在年底的中泰搏擊對抗賽中,優勢打敗澳洲泰拳王約翰韋恩。張開印蟬聯2010和2011年兩年散打錦標賽75公斤級冠軍,穩坐國內散打75公斤級頭把交椅。
張開印說他小時候在武校學過武術套路,“好像學過大洪拳、小洪拳之類的。”雖然已經忘記了自己曾經學過的套路,但是兩年的套路訓練,為張開印打下了紮實的基本功基礎,也塑造了良好的柔韌性。
開始接觸散打,是在武漢的一家俱樂部。憑借紮實的武術功底和刻苦的訓練作風,在打完第五屆全國城市運動會後,2004年3月,張開印正式進入河南省散打隊。
我問張開印:“你擅長什麼技術?”
他說:“拳、腿。”
我說:“那就是你的技術比較全麵?”
他說:“是技術比較綜合。”
我問:“到目前為止,哪一場比賽讓你記憶最深刻?”
他說:“沒有什麼刻骨銘心的記憶,因為每場比賽我都重視,每場比賽我都會充分準備,全力以赴。
我問:“你是憑借什麼在散打界成名的?”
他說:“可能是和泰拳打的幾場比賽吧。”
我問:“泰拳和散打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他說:“兩種搏擊項目不能比,中國的散打運動員打比賽是為了為中國武術正名,是為國爭光。而泰拳手打比賽是養家糊口。兩個國家的體製不同,項目的發展方式不同,選手打比賽的性質和拚打的出發點也不同。”
2007年全國錦標賽資格賽,在散打擂台上一路凱歌的張開印遇到了最大的挫折,遭到對手重擊被KO,這也是迄今為止張開印唯一一次被對手KO的比賽。張開印回憶:“當時對手一個鞭腿踢過來,我太大意,以為踢不到頭的位置,沒想到腿一下子就到了,想躲都來不及。遭到高鞭腿重擊後,腦子裏一片空白,好像當時自己意識還清醒,知道發生了什麼,但身體已經沒有知覺了。”
那次被KO的經曆,在張開印的心裏留下了深深的後悔和懊惱。不過那次經曆也讓張開印成熟了不少,“那之前自己總是心高氣傲的,挫折後才慢慢成熟起來。”張開印說,正是因為那次失利讓他後來每一場準備比賽都更加認真和細心,盡量不留任何死角,降低自己被KO的幾率。
如果不是那次自己慘遭KO,或許不會有後來KO泰拳王的經典戰役;如果不是那次失敗,或許之後的勝利不會來得如此精彩……生活本身就是一個磨礪的過程,跟比賽一樣,經過磨練和挫折後,才可以成就一位運動員的風格,“那次比賽後我才成為我自己。”
也正是在那次比賽中,張開印被國家散打隊教練王相權看重,王教練說:“我當時印象非常深,張開印被擊倒後已經失去知覺了,被抬上了擔架,但是他還始終舉著手,那意思是告訴正在讀秒的裁判,我可以繼續比賽。”張開印的敬業精神深深感動了王教練,後來他順利入選國家隊,終於有機會代表國家隊出征為國爭光。
張開印的成名,源自一場KO泰拳王的經典戰役。
藍桑坤,長年稱雄泰拳兩大聖地之一的迦南儂拳場,泰國皇家拳師,據說可以自由進出泰國王書房。299戰244勝48負6平,50次KO——對於泰國10萬職業拳手來說,在160磅(72公斤)級別稱霸WMC、WBC和迦南儂三大組織的藍桑坤是高高在上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