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人生的寂寞 偶遇蔣先生(1 / 2)

可是聊著雷澤也加入進來了,有人說:“千萬不要和對女人不感興趣的人聊女人。”因為這是一種折磨,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折磨。

這不,談到女人的曲線身材,雷澤竟能說成波浪理論。

波浪理論,是股市分析趨勢的一種手段和方法,隨著各自的理解不一樣,得到的結果也不一樣。波浪理論不像其他技術理論那麼好掌握,因為這裏麵的變量太多或者說是可變性較多。無論是對於大盤還是個股,不同的波浪理論研究者都有不同的數浪方法、分析模式和規則。因為沒有權威或者說統一的數值方法,大浪小浪微浪,子浪分浪伸展浪,浪中浪,五浪、七浪和九浪,從說話上就可以分成很多種,經常讓人無所適從,根本不知道現階段屬於哪一浪。

即使在同一個大盤走勢,同一隻個股,不同的波浪理論研究者就有不同的數浪方法,或者說是不同的解讀亦或是分析,隨意性比較大。比如上升五浪走完了後,按照一般情況,將會進入第七浪,但是如果大盤之後繼續上升,可能就會把前麵的兩個上升浪合並成一個浪,接著數下去成為第五浪;也可能說這是個九浪模式,把新的上升波浪算作第七浪等等。

總之,波浪理論數浪的隨意性、不確定性,導致研究者在數浪結果會出現很大的不同,這並不是誰一定是錯誤的,甚至就算是波浪理論的權威們也經常不能達成一致,這一點在還未完成的上升或下跌趨勢預測中特別明顯。必須要等到完整的走勢走了出來,才能知道屬於什麼浪。總的說來,不同的人也許就會有不同的答案,在答案沒有揭曉之前,誰也無法說服誰。

“波浪理論是殺人利器,也是自殺利器!”這是研究波浪理論的人,當然這裏主要說的是散戶。都必須承認的論點。因為主力機構或者莊家會巧妙地利用波浪理論來**普通投資者,讓他們看到原來山的那邊還有比這更高的山!但是往往因為用波浪理論來追漲殺跌,導致自己被牢牢套住,原來要到山的那邊還需要下山。下山之後,就望山跑死馬。

所以對於這種沒有足夠權威的解讀理論,市場上也難以達成共識,那麼在判斷以後的具體走勢的世界,就遠遠不如其他技術指標那麼靈驗。但是如果把握住一個波浪,往往卻又會有很不錯的收益,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也導致了選擇這種理論操作的人如過江之鯽,源源不絕。而雷澤就是習慣性的選擇波浪理論操作的人,也隻有雷澤能夠把女人優美的曲線身材比喻成眼花繚亂的波浪走勢。

事實上,在滬指從6124製高點開始下跌之日起,張楓曾經就在一篇博文中看見某個著名的波浪理論專家開始數大三浪下跌。不過該名專家也隻數到4100餘點,(具體數據忘記了)因為這個時候該專家認為大c浪下跌已結束,接下來要走的行情將開始新一輪八浪上漲。可是並沒有如這個專家所說的那樣走出上升八浪。結果後來大盤反彈後繼續大跌,一直跌到了2900餘點,這名專家又在博文中說道,這是前麵的大c浪下跌的延續。當大盤反彈到3786點後又下跌時,這時候這名專家也覺得這個大c浪長得過份了,於是又在博文中指出說應該用九浪式下跌來數波浪……

這就是波浪理論的不確定性。由此可見,在未確定趨勢終結前,波浪理論的數浪方法隨意性太大,甚至說怎麼數都可以,無法具有權威性的說服力。就算是權威的波浪理論專家也難以達成權威統一意見。而雷澤卻是一個奇葩,當然,張楓並不知道雷澤的數浪方法到底是怎麼樣的。

當然,除了雷澤之外,其他幾人均沒有這名奇葩的想法。特別是蕭。

等到從茶樓離開的時候,已經收盤1個多小時了。張楓返回酒店已經快五點了。張楓回到房間洗了個澡,然後倒了一杯芝華士靜靜的躺在沙發上,房間裏放著一段輕音樂。

也許是累了,也許是寂寞了,總之張楓眯著眼睛像是睡著了。

世界上的人都會有寂寞,有些人總是寂寞,有些人偶爾寂寞,可是又有誰能完全逃得過寂寞?

寂寞究竟是什麼?也許沒有人知道,就像是一個無解的謎題。

人生最大寂寞,到底是什麼?

是沒有朋友的孤寂?亦或是高處不勝寒的無敵?又或是天下人人不識君的苦澀?

亦或者都是!股市這樣的地方,是永遠交不到真正的朋友的。從踏入股市的那一刻起,有的就隻是寂寞了。

人生本就已經充滿了寂寞,特別是選擇進入股市的人,就會有更多的寂寞。但更多的時候卻是無能為力。無能為力,這是人生多麼蒼白的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