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求真的智慧
一 人生的主題
做天堂的庸人還是做塵世的智者? 不同維度的生命
我們都希望自己更加智慧。更高的智慧意味更高的選擇力和判斷力,意味更強大的創造力,意味更多的成長和發展可能。
那麼,什麼是智慧的呢?智慧就是把最高級的能力用於解決最重要的問題。最高級的能力、最重要的問題除了感知力、求真力還有什麼?
做天堂的白癡好?還是做地獄的智者好?假如這是人生的必選,我寧願選擇“痛苦的有知”,做地獄的智者,也不選擇“快樂的無知”,決不當天堂的傻子。最起碼憑借有知,我還有機會選擇,還可以選擇做一次傻子,更能選擇克服痛苦,選擇減少無知帶來的罪惡,選擇離開地獄,甚至把地獄變成天堂。而天堂的傻瓜,已沒有機會選擇,甚至無知於自己是不是處在快樂還是痛苦之中,不知道是不是在作惡,在天堂而不知天堂。這就是無知的悲哀,動物的宿命。處在這種低維度的感知狀態,處在不分天堂地獄的蒙昧狀態,隻能感覺一個蒙昧的伊甸園。
那麼做天堂的庸人,是不是比做塵世的智者好呢?天堂的庸人因為自己的庸俗,成不了天使,建不起高維度的人與人關係,享有不了天堂,還會把天堂變成你爭我奪、互相殘殺的地獄。
一個低維度的人怎麼能對高維度的信息和世界作出反應?所以,我們都願做快樂並痛苦的人,都願做痛苦著、犯錯著、更在思考著改進、思考著超越和反抗的人,都願做向更高維度進化的人。
把天堂搞壞的庸人,活在越來越糟糕的天堂,沒有希望,天堂還是天堂嗎?
所以,即使身處地獄,也要做有選擇能力和選擇機會的智者,也要保有高維度的感知能力,從而充滿希望地出離地獄或改造地獄。
在智者這裏,地獄般的磨難,不斷的犯錯、試錯、糾錯以及痛苦和阻礙,都是成長和前進中的正常摩擦力,沒有這些摩擦力,生命的進步力量隻能在原地打滑。我們看到所有給人類帶來偉大進步的發明,都是經過了無數的失敗和試錯得來的。
成功的創造者,都是喜歡挑戰、包容錯誤、超越失敗的人。
發現和解決問題,盡管困難重重,卻是人的特性和天職。所以人類一直有進步!猴子一直沒希望。
隻有在反生命的力量把我們徹底打垮的時候,隻有在錯誤、痛苦、罪惡把我們摧毀的時候,痛苦、錯誤、罪惡才是真正的災禍,才是真正的地獄,才是真正的失敗。所以,失敗和錯誤不可怕,地獄和災禍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希望,可怕的是喪失了感知力和進步力,可怕的是徹底的精神失敗和放棄。
沒有感知力,沒有對生命真理的思考,沒有對生命成長的追求,有意義的人生無法開啟。在這裏,天堂般的環境和不死的肉體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能感知這一切、創造這一切的愛和智慧,是不滅的生命精神。
沒有感知,可以存在,但沒有意義。沒有選擇和改進,就像一塊岩石,沒有生命價值。
在這裏,愛是生命的基礎和動力,而智慧才是生命追求的方向。隻有欲望或愛,沒有求真的智慧,就會一直像黑猩猩一樣,脫離不了蒙昧。
讓亞當再選擇一次,他還是會選擇智慧之果,選擇超越伊甸園的蒙昧之樂,追求一個有更高心智的、更高生命維度的伊甸園,在獲得智慧之果以後,再獲得永生的生命之果。
現在,我們不是正在求證和養育生命之果嗎?因為我們開始感知生命永恒的共性,感知共性之愛,開始發現生命中的革命性、創造性精神。
什麼是人生的主題?我們總是把生存、把活下去當成人生的主題,當成第一主題。但生存不是主題,生存不帶來必然的思考。沒有思考,也就無所謂主題。活著也可以不加思考,就像植物人的生存不帶來必然的思考一樣,不帶來對人生主題的必然思考。隻有能思想的生存,才是思考人生主題的前提,隻有開始思考人生了,才可能有關於人生主題的思考。
一個植物狀態或蒙昧狀態的人,無所謂人生主題,他隻是活著,沒有“為什麼活”的自覺,不進行思考,無所謂人生的主題。
一個人如果把主要精力放在安穩的生活上,他的層次就比動物高不了多少,因為動物也做得到。
那些自由飛翔的小鳥,雖然沒有智力在安穩生活上費心神,也不是活得比人更自由安穩嗎?它們麵臨的災難和危險,不是比人類更少嗎?人除了要麵對自然災難以外,不是還要麵臨戰爭、汙染、交通等人為的災禍嗎?不是要麵臨精神的災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