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直言賈禍
“直言賈禍”指直言不諱,會自招禍患。
此典出自《左傳·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於難。”
晉厲公手下有個叫伯宗的大臣,這個人為人耿直,對朝中的壞人壞事經常敢於直截了當地提出批評。當時,郤錡、郤至(世稱“三郤”)把持著晉國的朝政,晉厲公又是一個十足的昏君,因而阿諛逢迎者得寵,忠言直諫者遭殃。
伯宗的妻子知道伯宗為人正直,敢說敢諫,因此伯宗每次上朝時,她總是勸誡他說:“盜賊憎恨主人,百姓討厭大官,你喜歡直言,最終將會遭致禍患。”後來,伯宗幾次勸晉厲公削減“三郤”的權勢,厲公不聽。三“郤”知道後,就在厲公麵前說了很多誣陷伯宗的話。最後,伯宗因為敢於直言而遭到殺害。
指桑罵槐
“指桑罵槐”用以比喻明指甲而暗罵乙。
此典出自《紅樓夢》第十六回:“咱家所有的這些管家奶奶,哪一個是好纏的?錯一點兒他們就笑話打趣,偏一點兒他們就指桑罵槐的抱怨。”
賈政壽辰三日,寧榮二府的人丁都來祝壽,場麵非常熱鬧。這時,夏太監騎馬來到賈府,直至正廳下馬,滿臉笑容,走到廳上,南麵而立,肅然說道:“奉特旨:立刻宣賈政入朝,在臨敬殿陛見。”說畢,連茶也沒有喝,就乘馬去了。
賈政等連忙整裝入朝。入朝後才知道是元春被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喜訊傳來,寧榮二府上下內外莫不歡天喜地,惟有寶玉“置若罔聞”(意思是:好像沒有聽到這個喜訊一樣)。隻有聽說賈璉與黛玉要回來,先遣人來報信,說明日就可到家,寶玉聽了才略有些喜意。
好不容易等到第二天中午,賈璉才把黛玉接到賈府裏來。寶玉好好端詳了黛玉一番,覺得她比以前出落得越發漂亮了。寶玉將北靜王所贈茯苓香串珍重地取出來,想轉送黛玉。黛玉卻說:“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說著便扔還寶玉,寶玉無奈隻得收回,暫且無話。
賈璉見過眾人之後,便回自家房中,問及別後家中諸事,又謝鳳姐辛苦。鳳姐說:“我呀,見識又淺,嘴又笨,心又直,‘人家給個棒槌,我就拿著認作針了’……你是知道的,咱家所有的這些奶奶,哪一個是好纏的?錯一點兒他們就笑話打趣,偏一點兒他們就‘指桑罵槐’的抱怨……”
中流砥柱
“中流砥柱”比喻在動蕩艱難的環境中屹立不動,能起支撐作用的力量。
此典出自《晏子春秋·內篇諫下·景公養勇士三人無君臣之義晏子諫第二十四》:“吾嚐從君濟於河,龜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
又見北魏人酈道元《水經注·河水》:“河水分流,包山而過,山見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
中流,指江河的主航道;砥柱:山名,在河南三門峽市東黃河中。據《晏子春秋》載:春秋時,齊景公手下三個勇士,一個叫公孫接,一個叫田開疆,一個叫古冶子。這三個人有勇無謀,不管對君王還是對大臣們都沒有什麼禮節禮貌。對此,晏子非常痛恨他們,就勸景公除掉這三個人。景公說,這三個人勇力過人,恐怕不能力取。於是晏子想了一個辦法。他讓景公賜了兩個桃子,叫這三人論功吃桃,想用這個辦法讓他們爭鬥起來,互相殘殺。公孫接說:我曾接連打死過兩隻野獸,論功可以吃桃;田開疆說:我曾經多次打敗過敵人,論功可以吃桃;古冶子說:有一次,我隨國君外出,過河時,一隻老龜銜著駕車的馬跑到黃河中流的砥柱山附近去了,我當時不能遊水,而在水底下逆流百步,順流九裏,終於殺死了老龜救出了馬。
眾誌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