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隋朝 中華上下五千年 隋朝
隋朝(581~618)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個短暫的統一王朝。公元581年由楊堅(隋文帝)建立。隋的統一,結束了自西晉滅亡以來,南北270餘年的分裂局麵。
隋朝曆史雖然僅有38年,但在中國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隋文帝統治時期以及隋煬帝楊廣統治前期,隋朝進行了一係列有利於統一和加強中央集權的改革,建立三省六部製、科舉製、中央任命地方官製度,改革府兵製、賦役製和戶籍管理法,並製定《開皇律》和鑄造新五銖錢,對後世王朝產生了巨大影響。
隋朝初年疆域遼闊,經濟繁榮,全國人口增加到4600萬,倉庫充實,手工業、商業發達。隋煬帝即位後,開鑿溝通中國南北的大運河,興建舉世聞名的首都大興城(後為唐代都城長安)。
隋代的對外貿易分海陸兩路,西北陸上貿易尤為發達,遠及歐洲東部。海路可通南洋、日本等國,與日本的貿易和友好關係尤為密切。
隋煬帝統治中後期荒淫無度,政治腐敗,對外連年征戰,賦稅繁重,刑罰嚴酷,在隋末農民大起義下滅亡。
隋朝的統一推動了文化科學的發展,哲學、文學、音樂、美術等出現南北交流,共同發展的局麵。隋朝工匠李春在趙州洨河上修建趙州橋,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單孔弧券大石橋,並采用空腔式拱式結構,比歐洲同類橋梁的出現要早700多年,顯示了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能。隋文帝勵精圖治
隋朝是我國曆史上短命但又影響深遠的朝代,隋朝的建立經過了一個曲折的過程,它是繼承北周而建立的。北周武帝是一個英明的君主,他在曆史上以滅佛而聞名,然而繼他之後的宣帝、靜帝沒什麼本事,軍政大權掌握在左大丞相楊堅手中。
楊堅是北周的皇親國戚。他的妻子是鮮卑大家族柱國大將軍獨孤信的女兒。楊堅祖父為漢族人楊元壽,是北魏武川鎮的司馬,楊堅的父親楊忠是鮮卑大貴族獨孤信的得力部下,後從宇文泰起兵,以戰功封隋國公,任宰相,掌握軍政大權,聲名顯赫。楊堅的女兒嫁給周宣帝為妻,成了皇後,所生之子成為後來的周靜帝,所以,楊堅既是周宣帝的嶽父,又是周靜帝的外公,在北周的身份很不一般,身為宰相,權傾北周朝野。
楊堅總攬國家大權後,在漢族官僚們的支持下,積極布置奪取帝位,周靜帝形同傀儡。
楊堅篡位之心漸漸被人識破,親近北周皇族的勢力紛紛起兵反對楊堅。首先發難的是相州(今河南安陽)總管尉遲迥,同時,鄖州(今湖北安樂)總管司馬消難,益州(今四川成都)總管王廉也相應起兵,楊堅針鋒相對,毫不示弱。部將高穎挺身而出,主動要求率兵前去鎮壓,他與眾軍團結一致,浴血奮戰,很快就把尉遲迥的部隊鎮壓下去了。
尉遲迥是北周舊勢力最有力的代表,他一垮,其它幾股反楊勢力也就相繼衰敗。接著,羽翼已豐的楊堅開始大殺北周的皇族,北周宗室子孫死亡殆盡,周靜帝成了孤家寡人,徹底無助。公元580年,楊堅自稱隋王。次年2月,周靜帝被迫讓位,楊堅稱帝,即隋文帝,改國號為隋,年號開皇。公元589年,隋軍平定南陳,結束了中國曆史上400多年的長期分裂局麵,隋文帝統一了全國。
作為開國之君,隋文帝吸取了曆代因奢侈而亡國之帝王們的教訓,他以節儉著稱於世,與民同甘共苦。有一年,關中鬧饑荒,他得知百姓吃糠拌豆粉,就命人拿給大臣們看,責備自己沒有治理好國家,下令饑荒期間,百官一律禁吃酒肉,包括他自己。他平時的生活也很儉樸,他的車馬用具壞了,從不讓換新的,派人修補之後接著再用。有一次,他配止瀉藥,要用一兩胡粉,找遍宮中也沒有;還有一次,他的衣領實在是破舊得無法再穿,他想找一條織成的衣領,宮中也沒有。可見,他平素是不允許宮中為他儲備許多日常用品的。
嚴於律己的隋文帝同樣也不允許皇後與皇子們有任何奢侈的舉動。皇後有一次去庫中領一條繡帶被他發現,毫不留情地訓斥了皇後一通,皇後愧然地將繡帶又交還庫中。
太子楊勇喜好奢華,有一次,他又大擺宴席,歌舞彈唱,美姬如雲,隋文帝得知以後,斷然廢除了楊勇的太子之位,立了平素總是顯得異常儉樸的晉王楊廣為太子。楊廣攻於心計,知曉隋文帝的喜好,所以將自己裝扮成樸素的樣子。
三兒子秦王楊俊自恃滅陳時立下戰功,生活也越來越奢侈。他模仿皇宮建造自己的宮殿,還從民間搜羅許多美女,日夜尋歡作樂。隋文帝知道以後,毫不留情地下令罷免了楊俊的官職,並將他幽禁起來。許多大臣都為楊俊說情,覺得楊俊不過是將房屋修飾得稍微華麗了一些,文帝的處罰未免太重了,隋文帝根本不聽大臣們的求情。又悔又怕的楊俊沒過幾天竟然病死了。有人請求為他立個石碑,隋文帝不允,並且命令將楊俊府中奢侈豪華的裝飾全部拆毀。
對待自己以及皇室成員、文武百官如此嚴格的隋文帝,卻廢除了過去嚴苛的法律,製定了新律,即開皇律,減輕了刑罰,取消了宮刑、轅刑、梟首、鞭刑和孥戮連坐等酷刑。新律“以輕代重,化死為生”,比以前的法律和緩許多。在法律訟訴程序上麵,也作了有利於百姓的改動。即使對待罪犯,他也讚成用感化的方式教育他們。
勤政愛民的隋文帝深知暴虐的統治不得人心的道理,他采取了一係列的措施減輕人民的負擔。首先,他減輕封建剝削,縮短農民服兵役和徭役的年限。原來18歲的男子就要服兵役或徭役,被隋文帝改為21歲。並且50歲的男子可以用交納絹帛來免除徭役。其次,他減少了農民的服役時間,以前成年男子每年必須服役30天到45天,隋文帝減為20天,比北朝的減少了一半左右。
開皇十二年(公元592年),朝廷府庫堆滿了糧食,文帝下詔,令河北、山東當年的田租減收一份。5年以後,全國的府庫無不盈積穀糧,文帝再次下詔,令全國當年的賦稅全免,以獎賜黎民百姓。在封建社會裏,一般逢到災年荒歲,政府才會減免賦稅,而隋文帝卻能在平時減稅,充分說明了在他的統治之下,全國農業生產的恢複和發展以及國庫的充盈。
農業的發展使隋朝的糧食儲備大增,設在各地的官倉,倉倉糧滿。庫藏之多,亙古未有,直到隋煬帝初年,洛陽的布帛,已堆積如山,太原的糧儲可支10年,而全國所有的糧食儲備可應五六十年之久。隋朝滅亡了20年,他們所儲備的糧食、布帛還沒被用完。
居安思危,開皇五年(公元585年),隋文帝下令在全國設置義倉,作為救災之用。在風調雨順的年份,農民交納一些糧食,放在義倉,由本地官員管理,一旦災荒出現,便開倉放糧,這樣,無論年景的好壞,百姓的生活都有保障。
在實施了一係列政治、經濟改革的同時,隋文帝還統一了貨幣與度量衡。南北分裂之時,錢幣輕重極端紊亂,文帝即位後,還漸廢除了各種標準不一的舊錢,新鑄一種五銖錢,作為標準貨幣,流通全國。南北朝時期的度量衡混亂不堪,隋文帝規定以古尺的一尺二寸為一尺,以古鬥的三升為一升,以古秤的三斤為一斤,統一了度量衡。這兩項措施促使商業進一步發展,城市更加繁榮。
隋文帝還有一項重大的貢獻,就是創立了科舉製度。隋以前一直奉行漢代的九品中正製,開皇年間,取消了九品中正製,實行科舉,即用分科考試方式選拔官員,而不像以前那樣推薦的方式選取官員。這項偉大的創舉對中國封建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中國奉行了1000餘年,直到清末才被廢止。科舉製決定了封建社會文人的命運。
經過隋文帝的勵精圖治,隋朝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全國人口呈持續增長的趨勢,國庫充盈,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頻繁。另外,隋文帝製定的一係列政治、經濟製度確立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製度,後世的許多製度都是由此沿襲而來。隋朝的社會發展為此後我國的封建盛世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這一點上,隋文帝楊堅可謂功不可沒。
隋文帝雖然極會治國,卻不善於治家,他去世後不久,由於隋煬帝的暴政,隋朝很快便滅亡了。陳後主亡國
陳武帝建立南陳王朝的時候,北方的東魏,西魏已經分別被北齊、北周代替。公元550年,宇文覺建立了北周。北齊和北周互相攻戰,到北周武帝時,滅掉了北齊,統一了北方。在北方政治上動亂的時候,南陳王朝獲得了一個暫時的安定局麵。經濟漸漸恢複起來。
南朝陳自公元557年陳霸先登基開國,隻當了三年皇帝便病故,皇位傳給侄子陳茜,陳茜在位7年去世,兒子陳伯宗繼位,僅二年,又被他叔叔陳頊篡位。14年後,公元583年。傳到第五個皇帝,卻是一個荒唐得出奇的陳後主。
陳後主名叫陳叔寶,他不懂國事,隻知道喝酒享樂。他大興土木,造起了三座豪華的樓閣,讓他的寵妃們住在裏麵。宰相江總、尚書孔範等,都是腐朽的文人。陳後主和寵妃經常在宮裏舉行酒宴,宴會的時候,讓他們一起參加,大家通宵達旦地喝酒賦詩,你唱他和,還把他們的詩配上曲子,挑選了一千多個宮女,為他們演唱。
陳後主窮奢極侈,他對百姓的搜亂當然非常殘酷。百姓被逼得妻離子散,流離失所,到處可見倒斃的屍體。有個大臣傅宰上奏章說:“現在已經到了天怒人怨、眾叛親離的田地了。這樣下去,恐怕東南的王朝就要完了。”陳後主一看奏章就火了,派人對傅宰說:“你能改過認錯嗎?如果願意改過,我就寬怒你。”傅宰說:“我的心同我的麵貌一樣。如果我的麵貌可以改,我的心才可以改。”陳後主就把傅宰殺了。
陳後主過了五年的荒淫生活。這時候,北方的隋朝漸漸強大起來,決心滅掉南方的陳朝。
隋文帝聽從謀士的計策,每逢江南將要收割莊稼的季節,就在兩國邊界上集結人馬,揚言要進攻陳朝,使得南陳的百姓沒法收割。等南陳把人馬集中起來,準備抵抗隋兵,隋兵又不進攻了。這樣一連幾年,南陳的農業生產受了很大影響,守軍的士氣也鬆懈下來。隋兵還經常派出小股人馬襲擊陳軍糧倉,放火燒糧食,使陳朝遭到很大損失。
公元588年,隋文帝造了大批大小戰船,派他的兒子晉王楊廣、丞相楊素擔任元帥,賀若弼、韓擒虎為大將,率領五十一萬大軍,分兵八路,準備渡江進攻陳朝。
隋文帝親自下了討伐陳朝的詔書,宣布陳後主二十條罪狀,還把詔書抄寫了三十萬張,派人帶到江南各地去散發。陳朝的百姓本來恨透陳後主,看到了隋文帝的詔書,人心更加動搖起來。
楊素率領的水軍從永安出發,乘幾千艘黃龍大船沿著長江東下,滿江都是旌旗,戰士的盔甲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南陳的江防守兵看了,都嚇得呆了,哪裏還有抵抗的勇氣。其他幾路隋軍也都順利地開到江邊。北路的賀若弼的人馬到了京口,韓擒虎的人馬到了姑孰。江邊陳軍守將告急的警報接連不斷地送到建康。
陳後主正跟寵妃、文人們聚會取樂,他收到警報,連拆都沒有拆,就往桌下一丟了事。後來,警報越來越緊了。有的大臣一再請求商議抵抗隋兵的事,陳後主才召集大臣商議。陳後主說:“東南是個福地,從前北齊來攻過三次,北周也來了兩次,都失敗了。這次隋兵來,沒有什麼可怕的。”
陳後主這麼一說,大臣們也隨和著。然後,繼續玩樂。公元589年正月,賀若弼的人馬從廣陵渡江,攻克京口;韓擒虎的人馬從橫江渡江到采石,兩路隋軍逼近建康。到了這個時候,陳後主才有些驚醒過來。城裏的陳軍還有十幾萬人,但是寵臣江總、孔範一夥都不懂得怎麼指揮。陳後主急得手足無措。隋軍順利地攻進建康城,陳軍將士隻好投降。
隋軍打進皇宮,到處找不到陳後主。後來,捉住了幾個太監,才知道陳後主逃到後殿投井了。隋軍兵士找到後殿,果然有一口井。往下一望,是個枯井,隱約看到井裏有人,就高聲呼喊。井裏沒人答應。兵士們威嚇著叫喊說:“再不回答,我們要扔石頭了。”說著,真的拿起一塊大石頭放在井口,裝出要扔的樣子。
井裏的陳後主嚇得尖叫了起來。兵士把繩索丟到井裏,好幾個人一起用力去拉,才把陳後主和兩個寵妃拉了上來。這口井原名景陽井,自從陳後主跳了這口井,它就被改稱胭脂井了,人們借此嘲笑荒淫無道的陳後主。陳朝的遺老們稱此井為“辱井”。
南朝的最後一個朝代陳朝滅亡了。中國自從公元316年西晉滅亡起,經過270多年的分襲局麵,重新獲得了統一。
那位荒淫無道的陳後主,被擄到長安之後,隋文帝賜了他一個官職,過了一段日子,他厭倦了,請求隋文帝賜給他一個閑職,隋主恩準了。於是,他日日無所事事,渾渾噩噩,直到604年客死於洛陽,才結束了他荒唐的一生。“奇妒”皇後
中國曆代皇帝,都是妻妾成群,因有“後宮三千佳麗”之說。但是,也有例外,隋朝開國皇帝楊堅,就隻有一位老婆,即皇後獨孤氏。獨孤氏為人厲害,而且嫉妒心特別強,有“奇妒”之稱。為了避免楊堅與別的宮女有染,幾乎寸步不離丈夫身邊,上朝同乘一輦,散朝雙回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