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鳳落毛——不如雞。

鳳凰麻雀換巢——貴賤顛倒。

鳳凰鑽刺蓬——自找苦吃。

鳳仙花子——不能碰。

鳳陽婆耍猢猻——做做戲文。

鳳有鳳巢,雞有雞窩——各不相混。

fó

佛頂珠——撥不動。

佛多香少——供不應求。

佛教的章法——清規戒律。

佛麵括金——細搜求。

佛爺的眼珠子——刮不得。

佛父臉上刮金子——刻薄(剝)。

佛爺眼珠——誰敢摳。

佛桌——碰不得。

fū

夫妻吵架——沒事。

夫妻倆吵架——常事。

夫妻倆吵架——一會兒就好。

夫妻倆下館子——對吃對喝。孵卵不出——壞蛋。

fú

芙蓉糕——一麵兒。扶起籬笆就是牆——穩穩當當。

扶著橋欄杆過河——生怕掉進去。

扶著醉漢過破橋——上晃下搖。浮萍的本領——水皮上。

浮土窩裏的蒺藜——不露頭的孬種。蜉蝣撼大樹——可笑不自量。服務員拿鑰匙——當家不做主。

服裝店的尺——量體裁衣。

服裝店失火——依(衣)然(燃)。伏天出烏雲——沒有根

伏天的黃狗——直喘粗氣。

伏天的溫度表——隻見漲,不見落。

伏天的雨——來得凶,去得快。

伏天買魚——難知好壞。

伏天下暴雨——陣勢大。

fǔ

斧頭砍在缺口上——湊巧。

斧頭劈柴——一開兩片。

斧頭敲錘子——叮當響亮。

斧頭扔到碾盤上——砍不動啦。釜底的遊魚——命不長。府官到縣前——直出直入。

府官到縣衙——隨便進出。腐朽木——不可雕也。

腐朽繩索——一衝而斷。

fù

父子猜拳——爺倆好。赴宴哼二簧——酒足飯飽閑開心。腹中行船——肚量大。縛在一根繩上的螞蚱——飛不了你,也蹦不了他。

縛在樁上的叫驢——繞圈轉。

G

ɡǎ

嘎小子買燒雞——鬧了個大窩脖。

嘎魚的腦袋——刺兒頭。

ɡài

蓋碗茶——泡起。

ɡān

幹池裏的泥鰍——能滑到哪裏去。

幹打雷不下雨——虛張聲勢。

虛張聲勢

虛:佯裝。張:誇大。假造聲勢,借以嚇人。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

賈雨村被革職後,找賈政替他說情才複職,派到金陵(今南京)應天府當縣令,他一到任就遇上一件棘手的人命案子:

當地兩家人爭買一名丫環,各不相讓,大打出手以致傷了人命,凶手是金陵薛家的公子薛蟠。賈雨村問明案情後,當下就要發出逮捕令,一個衙役拚命地向他使眼色,叫他不要下命令。賈雨村便退堂停審,將那衙役請進密室,問:“剛才你為啥攔住我?”

那衙役反問:“老爺初來乍到,難道就沒有抄一張本地的‘護身符’嗎?”原來“護身符“上麵寫的是本地最有權勢的大官姓名,若做官的不知底細。一旦觸犯了這樣的人家,不但官爵,連性命也難保!那薛蟠的母親是賈政的小姨子,賈雨村如何得罪得起!但人命關天,處理不公,萬一惹出民憤又如何了得?賈雨村左右為難,愁眉不展。

那衙役不慌不忙,為賈雨村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等到次日開庭辦案,可以虛張聲勢、以假亂真,表麵上照樣發逮捕令,照樣派人去捉拿凶犯,但隻抓一兩名薛家的仆人把罪責朝他們身上一推,罰薛家賠上幾兩銀子。

賈雨村完全按照衙役的主意行事,第二天開庭審理時,胡亂判結了此案。賈雨村由於善於鑽營,從此便官運亨通。

幹豆飯——悶(燜)起來。

幹飯揭早了鍋——夾生了。

幹河溝的魚——跑不掉。

幹河溝裏的撒魚網——瞎張羅。

幹薑——斷不了辣氣。

幹薑——擰不出汁兒來。

幹渴了掘井——晚了。

幹渴了跳井——喝不夠。

幹蘿卜絲熬湯——清淡寡味。

幹泡子揀魚——人人有份兒。

幹皮大蔥——不死心。

幹手沾芝麻——粘不上。

幹鬆毛見火——一下就起哄(烘)。

幹塘裏的鯉魚——沒蹦韃頭。

幹塘裏的鯉魚——瞟眼看人。

幹土移花——栽不活。

幹榆木疙瘩——難劈。

幹榆樹疙瘩——不開竅。

幹魚肚裏尋膽——難找。肝貨腸子一丈五——沒良心。

肝貨掉到肚子裏——淨剩放心了。

肝髒的兄弟——窩囊廢(肺)。《甘露寺》的戲——弄假成真。

甘羅拜相——小人得誌。

甘蔗——沒有兩頭甜。

甘蔗當火筒——一竅不通。

甘蔗倒吃——節節甜。

甘蔗地裏栽蔥——比人家矮一截。

甘蔗地裏長草——荒唐(糖)。

甘蔗命——吃一節算一節。泔水缸——能吃能裝。

ɡǎn

稈草包老頭——丟大人。

稈草裏捆老頭——丟大人。趕車不帶鞭子——光拍馬屁。

趕腳的騎驢——自在一時是一時。

趕腳的騎驢——圖個眼前快活。

趕雞落池塘——追著下水。

趕集不帶錢——看的是熱鬧。

趕集路上拉家常——走著談。

趕集拾條料布袋——人的時運驢的福。

趕節的饅頭——越蒸越小。

趕考的落榜——功(攻)夫(書)不到。

趕馬車打響鞭——虛張聲勢。

趕馬車上坡——又打又拉。

趕馬車送貨——跟著走。

趕馬人的料袋——草包。

趕鴨子上岸——硬逼。

趕鴨子上架——呱呱叫。

趕鴨子上架——沒門兒。

趕鴨子上架——強人所難。

趕早市買活魚——新鮮。

趕著王母娘娘叫大姑——想沾點仙氣。

趕著王母娘娘叫親姑姑——妄想高攀。

趕著羊群過火焰山——往死逼。擀麵棍當笛子吹——沒眼兒。

擀麵杖吹火——一竅不通。

擀麵杖吹火——一氣不進。

擀麵杖當旗杆——太矮。

擀麵杖卷肉——裝骨頭。

擀麵杖撈餃子——攪渾一鍋湯。

擀麵杖,驢肘棍——沒頭沒尾。

擀麵杖做笛子——缺心眼兒。橄欖核——難舍又難吞。

橄欖核墊台腳——橫不得,豎不得。

橄欖核墊台腳——橫也不是,豎也不是。

橄欖核墊台腳——活來活去。

橄欖屁股——坐不住。

ɡānɡ

剛吃過黃連吃蜜糖——苦盡甜來。

剛出鍋的丸子——乍(炸)出來了。

剛出殼的小雞仔——太嫩。

剛出籠的粘糕——炙手可熱。

炙手可熱

炙:烤。手一靠近就覺得熱得燙人。比喻氣焰盛,權威大。出自唐·杜甫《麗人行》。

唐玄宗李隆基年輕時是一個很有作為的皇帝,他任用姚崇、宋璟為丞相,整頓弊政,社會經濟得到很大發展,曆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後來,由於唐玄宗任用奸臣李林甫為丞相,政治開始腐敗。天寶四年(公元745年),他封宮妃楊玉環為貴妃,縱情聲色,奢侈荒淫,政治越來越腐敗了。

楊釗是楊貴妃的堂兄。由於楊貴妃得寵,楊釗也平步青雲,做了禦史,唐玄宗還賜名“國忠”。不久,李林甫死了,唐玄宗便任命楊國忠做丞相,把朝廷政事全部交給楊國忠處理。

短期內,楊家兄妹權傾朝廷,他們結黨營私,把整個朝廷搞得烏煙瘴氣,以致不久以後就爆發了“安史之亂”。

可當時,楊家兄妹過著花天酒地、窮奢極欲的生活。公元753年3月3日,楊貴妃等到曲江江邊遊春野宴,轟動一時。詩人杜甫對楊家兄妹這種隻顧自己享樂,不管人民死活的行為極為憤慨,寫出了著名的《麗人行》一詩,大膽揭露和深刻諷刺了楊家兄妹生活的奢侈和權勢的顯赫。“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便是其中的二句。這二句詩的意思是:楊家權重位高,沒有人能與之相比;你千萬不要走近前去,以免惹得丞相發怒生氣。

剛出生的嬰兒——沒見過世麵。

剛出屜的饃饃——帶著氣來的。

剛逮住的鯉魚——活蹦亂跳。

剛搗的茅坑——越文(聞)越臭。

剛進廟的和尚念佛經——現學現唱。

剛開壇的老酒——衝勁大。

剛離虎口,又入狼窩——躲了一災又一災。

剛長翅膀的鳥——不知天遙遙萬裏。

剛長翅膀的鳥兒——不知天高地厚。

剛坐扭的黃瓜——苦極了。鋼板上打鉚釘——毫不動搖。

鋼板上鉚釘——一是一,二是二。

鋼板一塊——堅硬。

鋼錘砸鐵釘——實打實。

鋼刀砍生鐵——硬碰一下。

鋼釘淬硬火——鑽勁更大了。

鋼鉤鉤玻璃球——掛不住。

鋼筋淬了火——寧折不彎。

鋼筋加混凝土——結實。

鋼精鍋的脾氣——見火就熱,撤火就涼。

鋼梁磨繡針——功到自然成。

鋼使在刀口上——得風(鋒)。

鋼絲床上鋪海綿——真玄(暄)乎。

鋼絲上踏高蹺——難猜(踩)。

鋼針理眉毛——觸(戳)黴(眉)頭。

鋼針屁股的眼——隻認衣衫不認人。

鋼珠落進鐵盤裏——當當響。肛門裏寒秤杆——一肚子心(星)眼。缸裏的醬蘿卜——沒了纓兒了。

缸裏點燈——照裏不照外。

缸裏捉王八——沒跑。

缸子掉了鼻——別提了。

缸中倒豆——不藏不掖。高地下大雨——隨便溜(流)。

ɡāo

高個子裝矮子——低聲(身)下氣。

高舉拳頭輕輕放——手下留情。

高老莊借宿——該咱老豬露臉了。

高粱地插草人——嚇唬家雀。

高粱地裏點花生——不圖上季圖下季。

高粱地裏套綠豆——高低不齊。

高粱地裏種蕎麥——雜種。

高粱稈戳月亮——夠不著。

高粱稈打狼——兩頭害怕。

高粱稈當扁擔——挺不起來。

高粱稈上掛個破皮球——垂頭喪氣。

高粱稈子挾細粉——光棍遇著滑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