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金源府,江州。
岷江之水,滔滔不絕,弓杠而起,奔流入萬裏天海,無休無止。
時已近深秋,岷江之邊,黃雜枯草長有一丈有餘,掩住奔濤,掩住暈紅落日侵過地點點漣漪。
西風自涼,漁歌唱晚,岷江上一名半百老漢收起最後一網,看著船間數條江鯉,仰頭開懷地唱起了打漁歌。
而在這時,船身輕晃,似有碰到什麼異物。老漢不由得低頭看了眼源處,頓時瞳孔微縮,驚訝無比。
原來,不過是一木舟撞到了他的漁船,但目光所及,舟中竟然是放有黃白雜布所裹著的一名嬰孩兒。老漢心神大震,急忙伸手將嬰孩兒抱起,麵容複雜。
嬰孩兒不過滿月年歲,濃眉大眼,正睜著眼睛好奇地看著他,未顯畏懼。
在他的脖頸間,掛著一副長命鎖,雲狀,上麵刻有繁重花紋,黃銅製成。仔細看去,花紋勾勒處,又上鍥‘長命百歲’四個細細小字。
除此之外,老漢尚未感到還有他物。
半晌過後,老漢方才長舒了一口氣,回過神兒來,不再理會江鯉之獲,劃起船櫓,抱著嬰孩兒上了岸邊,小跑歸家去了。
自己雖是年逾半百,可卻膝下無子無女,逢見此嬰孩兒,便心生歡喜,認為這是老天念他慈悲,特地送來享天倫之樂的。
摸索了一下嬰孩兒全身,他更是麵容大喜。看這樣子,還是個帶‘把’的,定要與老太婆說上一說。嬰孩兒明亮的眼睛看著老漢嘿嘿直笑,而這時,老漢又是發現了他懷間的一封信筏。
早年間,老漢也是讀過幾年聖賢書,識得幾個大字,便不禁將信筏拆開,以求在上麵可以找到些許嬰孩兒身世之訊。
款款小楷秀字筆墨其上,顯盡清新淡雅之意,他讀罷過後,竟是控製不住,兩行濁淚染透宣白紙張。
‘秋華競蒼,岷江淩素,笛尚與吹,而黃泉帶故!錦水有情,筆墨有悔,彼物而新。玉腔斷,馬蹄缺,朝露晞,落山歇,傷離別,望吾子無憂於世,長命富貴。’
·············
岷江滔滔,十五年都是未曾斷絕其源,將往昔舊憶帶走,無影無蹤。
潯陽城,位處岷江下遊,臨江而建,所轄百姓多以漁業為生,是故多漁村集於潯陽四圍。
斑駁溫陽漫過千山萬水,照射在了一處潯陽城東南方的漁村內,透過土牆片瓦,分灑在了幾名少年的臉上。
而少年郎們仿佛不曾理會遠陽,隻顧眼前嬉鬧。
原是這幾名少年在村口主道上玩著競遠遊娛,卻是沉悶地不作言語,好似在準備著什麼。
不過數息,從土牆角處走出兩名少年,並行而伏,前腳微屈,擺出了一副預跑架勢。其餘少年這才有了童年應具的天真之氣,神色歡悅起來。
“無憂,這次你可一定要贏了二狗哥啊!讓他們長長見識!”
卻是一名身著青色衣衫的少年最先打破沉悶氣氛,對著其中一名少年出聲叫道。
目光所及處,那少年身著麻布衣衫,盡是補丁。麵色隱有蠟黃,帶著幾分病態,眉目卻是清秀過常。聽少年如此鼓勵,他靦腆一笑,竟有酒窩兒相伴。
“哼,三楞子。二狗哥才不會被無憂比了下去!省省心吧你,輸了可是必須去看隔壁二丫洗澡的喔!”旁邊一名少年卻是不以為意,諷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