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這一周已經過去了一半。當天晚上,我收到了一條來自醫藥大賽消息:決賽日期提前,時間更改為本周末,地點不變。
就這樣,周六的上午,我再一次的來到了這裏。經詢問得知,這次進入決賽的除我之外還有四人,分別是:楊懷仁楊老先生、來自京都的孔裕孔先生、醫藥生意大亨的女兒唐茗唐小姐,以及一位赤腳醫生,然而卻沒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很高興,今天我們在這裏進行醫藥大賽的決賽。當然,也要恭喜在座的五位能夠殺出重圍,進入決賽。”
“今天,我們比賽的內容隻有一個,那就是治病。比賽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治療次數多的人獲勝。當然,我們也是要看療效的。”
隨後,場外就湧進了大量的病人。我們每個人都隻有三個小時的治療時間。然而,我並不擔心。
可是有兩個人卻不知所措了,這兩個人分別是唐小姐、赤腳醫生。其實,他們最多也就是會一些如何鑒別藥材,至於救人就算了。
最先開始治療的是那位來自京都的孔先生,他一出手,就是把脈,短短半個時辰,就已經處理好了七個病人。不得不說,他還是有點實力的。
很快,三個小時就過去了。孔先生共治療了二十一個病人。而接下來要出場的則是那位赤腳醫生。
然而,令眾人沒想到的是,赤腳醫生直接宣布放棄,而在他後麵的唐小姐也是如此,選擇了放棄。
這樣一來,接下來要出場的則是楊老先生。
楊老先生的實力並不一般,隻見半個小時後,楊老先生共成功救治了五個病人。三個小時後,成功救治了二十五個病人。
楊老先生治療結束後,就輪到了我。我為了那一株藥材,隻好拿出了全力。三個小時後很快就過去了,我並沒有去查我救治了多少人,但我知道,我已經贏了。
就在我開始治療的那一刻,一旁的楊老和孔先生已經呆住了,因為他們在有生之年見到了華夏最為古老的診斷方法——望聞問切。
細心的人發現,我在這短短的三個小時內,共救治了四十多個病人。比楊老和孔先生治療的人數加起來還要多。
當我結束後,二人相互看了一眼後,就開始苦笑。
“楊老先生,真是沒想到,您居然也會來參加這種比賽!”我向楊老走過去後,恭敬地說道。
“小友嚴重了,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我們這些老骨頭,終於不用擔心中醫後繼無人了!”楊老開心的說道。
“楊老嚴重了,等過一段時間,我會把所有學習中醫的人叫到泰山,舉行祭山大典。還望楊老先生一定要來參加呀!”
“祭山大典,那是什麼?”
“一個改變中醫現狀的大典。皆是,我會帶領眾人前往醫家衣冠塚,祭拜眾位醫聖。”我認真地說道。
“醫家衣冠塚,不是在神農架嗎?”孔先生問道。
“孔先生,你可使得,這是何物?”我說完就把手腕上的墨綠色鐲子拿了下來。隻見鐲子,變成了一把尺子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