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花園裏有一棵生長了幾百年的老槐樹,樹幹粗壯,枝葉茂盛,每逢開花時節,幾十米開外都能聞到那淡淡的槐花香。
此時,已至黃昏,天氣不似正午那般炎熱。甚至,溫熱的空氣中偶爾還會拂過幾縷涼涼的風,混合著槐花的清甜氣息,撲上人的臉頰,湧入人的鼻中,瞬間,花香溢滿整個心房。
蘇錦宣跟隨哥哥進宮拜見了鳳後,便到瓊華殿向蘇良君請安。良君是蘇錦言和蘇錦宣的親叔叔,名叫蘇良華。因其賢良溫婉,善解人意,被當今聖上封為良君,於18歲時被迎入宮中。
蘇錦言經常進宮向良君請安,隻是蘇錦宣因不喜宮中眾多的規矩,倒甚少進宮,良君知道自家侄子的性格,也未曾怪罪。
此刻,兩兄弟攜手走在去瓊華殿的路上,一個著一身青色宮裝,如畫中走出的絕色佳人,一個著一襲白色宮裝,如立於雲端的飄渺仙子。出眾的氣質引得路上的宮侍頻頻低語,紛紛猜測這般絕色的公子究竟是誰家兒郎。眾人或羨慕或嫉妒或憤恨的目光絲毫沒有引起兩人的關注,依舊是一個溫柔淺笑,一個漠不關心。
“哪裏來的槐花香?”一直神遊物外的蘇錦宣忽然問道。
“是瓊華殿外的那棵老槐樹。”蘇錦言抬頭看了看不遠處的瓊華殿,開口答道。
“我可以去摘槐花嗎?”
蘇錦言側首看向身旁的弟弟,心中不禁感慨萬千,半晌才答道,“可以”,“但是必須讓玉溪跟在身旁。”
蘇錦宣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的玉溪,輕輕頷首,不再言語。
而蘇錦言心中卻思緒萬千,想起蘇錦宣小時候的活潑調皮與爹爹去世後的沉默寡言,隻覺內心十分酸澀,覺得都是他不好,隻顧家裏的事,很少陪伴弟弟。雖然上樹摘槐花的行為很不合禮數,但是他想縱容他一次。
轉眼間便到了瓊華殿門口,蘇錦言口中的那棵老槐樹位於殿外的甬道旁,濃密的枝葉遮蓋住窄窄的道路,在地上投下一片陰影。
瓊華殿內的宮侍看到站在門口的兩人,立即去殿內通報。
“給兩位公子請安。”原本坐在屋簷下閑聊的宮侍紛紛走上前來向二人請安。
瓊華殿的人都認識大公子蘇錦言,雖然大多數人未曾見過蘇錦宣,不過看到他與大公子相似的眉眼,便猜到那位青衣公子必定是二公子蘇錦宣。頓時,眾人都感慨自己為何不能生一個好樣貌!蘇家大公子已經豔冠天下,二公子卻更甚其兄長,恍若天人。
“嗯,你們都下去吧!”蘇錦言開口揮退了身旁的宮侍,溫柔的淺笑,輕柔的語氣無一不顯出大家公子風範。
“宣兒,我們先去給叔叔請安,待會兒再讓玉溪陪你摘槐花。”
蘇錦宣看到哥哥眼裏寵溺的目光時,一怔,忽然掀起唇角笑了起來,輕輕應了一聲,“好”。
因蘇良君喜愛菊,因而屋外台階上擺設的都是各色菊花,平瓣菊、寬瓣菊、針瓣菊……白菊、紅菊、粉菊、紫菊、橙菊等各色菊花,數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