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講述的是在某個北宋時代,石景山浮萍庵中有一位女尼,法號禪心。悟性頗高,慧質天生,其師父甚為喜愛,圓寂後,禪心便是庵中師太。不久,庵中來了一個遠遊的道士,道號雲水真人。本說是到庵中借宿,但一住就是一年餘,卻毫無還意。日裏則與禪心大師切磋琴藝,夜則觀賞星辰。久而久之,就有人說起閑話。
被逼無奈,雲水真人與禪心大師辭行。禪心遠送十六裏,也終須一別。禪心折柳相贈,雲水奏曲辭別。曲中除了靈台空明,無牽無掛的佛家思想之外,更有的是兩情相悅,相聚甚歡的絲絲情意。禪心迫於佛門女尼之戒,灑淚為雲水送行。此曲名曰:雲水禪心。
傳說禪心鬱鬱而終,英年早逝。病危之際,在七弦琴上,撥出了此曲的第一個音符,手一垂,圓寂了。”
她緩緩說道,忽然,話鋒一轉,“茫茫人海獨自走,有緣才能相聚首。
人生知己最難求,千金一擲換美酒。
人逢知己千杯少,情投意合忘憂愁。
不管多少春與秋,今生你我是好友。
這個雖然是描述戀不得終,卻終有些趣味,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情感,也讓我驚豔,更讓我明白了…應該珍惜…眼前人。也讓我豔羨玉帝陛下與王母娘娘的情。”這是她糊口謅了一些出來,看到出來,這樣轉一下,果然全場氛圍有好的多了。
“哈哈哈——王母啊,平時你就說白婧這小仙有慧根,昔日倒是未曾發覺,今日倒是發現了,話不僅是會說,察言觀色的能力便也是不錯的。”玉帝爽朗的笑又再一次響徹了整個天宮。
真是讓夏子婧的心裏一陣駭人。
不過,這回可能總算是對了王母的心意了。
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至少既沒有觸怒龍威,也沒有觸到鳳尾。
不死也不傷。
“陛下,剛剛白婧她想要下凡去玩個幾天,你覺得她壽宴上表現如何?”王母娘娘看著她。
哎,怎麼就這麼可怕呢?
旁邊的仙人也不說話。
雖然他們也不能說什麼。
“一切由王母決定,這可是王母的在宴會上,朕難道還能說不字?”
這下子氣溫她感覺上升了不少,至少暖和起來了…“那——便準了。”王母一聲下令。
白婧也故意擺出一副興高采烈的神情來。
“瞧把這孩子高興的,不過,白婧,可萬萬要記得話本子呀,也是不能看的太多的!”忽而,王母瞥向台下眾人,“各位卿家,隨意。”
她隨著另一個歌舞的升起而緩緩退下。
看得出來,這個王母確是不太喜歡她的了。
這個中原因,誰又理得清?
也不管了!
——回到剛剛那個小亭台中,蟠桃還依舊擺在那兒,鮮豔欲滴。
美酒佳肴,旁邊還有個——好像是剛剛那個小仙娥。
忽而,那小仙娥看見她,就從那桌子旁跑了過來。
“白婧仙子,你可是嚇死我了。”
“怎的了,不就是沒跳舞,談曲子了嗎?”
“哎,太後娘娘和王母娘娘關係一向是不和的…”倏而,又忽然捂住自己的嘴,好像還說了什麼大不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