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與其抱怨工作,不如努力工作(3 / 3)

不要自以為是,更不要憑著自己那點淺薄的“天賦”耍小聰明,沒有一個做出成就的人是隨隨便便成功的。如果耍小聰明真的得到了一點甜頭,也隻是運氣好,而一個人的運氣不可能永遠那麼好,笨工夫永遠是必須的。

曾經,有一個畫家去拜訪世界著名畫家門采爾,他苦惱地說:“為什麼我用一天時間畫的畫,要用一年才能賣出去呢?”

門采爾微微一笑:“你嚐試一下用一年畫一幅畫,你一天就能賣出去。”

畫家大悟。

實現夢想永遠是一個精益求精的過程,而不是淺嚐輒止、抄小路、走近道的過程。奇拉格說:“隻有那些失敗者才希望能馬上成功,最佳行為者都清楚地明白,成功是通過以往行為所獲得的經驗和踏踏實實的努力取得的。”

巴爾紮克成名之後,一個老太太拿出一個作文本來問巴爾紮克這些作文寫得怎麼樣。

巴爾紮克搖搖頭:“糟糕極了!天賦不多!”

老太太大笑:“這可是您小時候的作文本。”

巴爾紮克一點兒也沒窘迫,他坦然地說:“對啊,我可沒說錯,我的成功可不是僅僅靠天賦得來的啊!”

成功是辛勤勞動的結果。中國古代就有“書山有路勤為徑”“沒有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這樣的名言。西方也有諺語:“靈感是這樣一位客人,他從來不拜訪懶人。”無論有多少美妙的夢想,多麼精巧的構思,要取得成功,都需要實實在在的努力,否則一切都隻是空想。

有一種人非常愛耍小聰明,看起來工作認真,事實上隻是在做樣子。他們認為那些真正下“笨工夫”的人才是傻瓜,他們躲避責任,無時無刻不想占公司的便宜。事實上,能做到老板位置的人自然也是聰明的,這些人的招數在老板眼裏都被別人玩過N遍了,誰看不出來才是笨蛋。老板明白哪幾個人慣於尋找偷懶的機會,哪幾個人隻是在他麵前幹得特別起勁,一等他走開之後就丟開一切,什麼都不做了。而一個最讓老板信任的下屬,一個真正聰明的職員,無論有沒有偷懶的機會或老板在不在麵前,他都能認真地工作,毫不懈怠、忠於職守。在充實自己的同時,也讓老板欣賞,總有一天,幸運會降臨到他們的頭上。

三分工作投注十分熱情

你要告訴自己:“我愛我自己,愛我的工作,我要把我燃燒在工作裏,作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成功是一種心態。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勝利最終是屬於那些認為自己能行的人!要想獲得成功,除了要有熱情,還要有信心,要以十分的熱情迎接三分的工作。

有史以來,沒有任何一件偉大的事業是在沒有熱忱的情況下成功的。佛裏德利·威爾森曾經是紐約中央鐵路總公司的總裁,一次,一個記者采訪他,問他如何才能在事業上獲得成功。威爾森想了想回答說:“我一直認為,一個人的經驗愈多,對事業就愈認真,這是一般人容易忽略的成功秘訣。成功者和失敗者的聰明才智,相差並不大。如果兩者的實力相當的話,對工作有較高熱忱的人,一定比較容易成功。一個具有實力而富有熱忱的人,和一個雖具實力但沒有熱忱或熱忱不高的人相比,前者的成功率也多半會高過後者。”

這就是把熱情投入工作的好處,你會更有信心、決心,也會更熱愛你的工作。無論你是建築工地的工人,還是在經營一家大公司的總裁,你都能看到那些對工作充滿熱忱的人總是比別人更輕鬆、更高效,也更享受自己的工作。在他們眼裏,工作是一項神聖的天職,他們懷著深切的熱忱,無論工作遇到什麼艱難險阻,他們都會不急不躁,不怨天尤人,樂觀認真地去克服困難,走向成功。對工作充滿熱情的人,是強大的、勇敢的、自信的,一定會達到自己的目標。愛默生說過:“有史以來,沒有任何一件偉大的事業不是因為熱忱而成功的。”事實上,這不是一段單純而美麗的話語,而是邁向成功之路的指標。

曾聽朋友講過這樣一個故事。那時的他大學剛畢業,在一家公司當個小職員。剛進去那會兒,激情萬丈,天天風風火火地想要在公司大展拳腳。可時間長了才發現,上司派給他的都是一些瑣碎的“雜活”,不費太多腦筋,也看不出什麼成果,心不知不覺地冷了下來。一次,董事長開公司大會,他所在的部門徹夜準備文件,分配給他的工作是裝訂和封套。上司一再叮囑:“一定要作好準備,別到時措手不及。”他對此不屑一顧,心想初中生也會的事,還用得著這樣囑咐?那天他先去外麵吃了頓夜宵,又看了場電影後才搖晃著回來。看同事們忙忙碌碌,他不僅不幫忙,還從心裏感覺到厭煩。等到淩晨一點,文件終於弄好了交到他手裏,他開始一件件地裝訂,沒想到隻裝訂了十幾份,隻聽到“喀”的一響,訂書釘用完了。他漫不經心地抽開訂書釘的紙盒,腦袋突然“嗡”的一聲響,紙盒裏麵一個訂書釘也沒有。這下他可慌了,文件必須在明早的大會上交給董事長秘書。他的上司見此情景向他咆哮:“你準備什麼呢?”

上司的確很著急,因為有幾十份文件,如果不裝訂的話,以後的程序都無法進行。朋友當時感覺像被火烤了一樣,他匆匆跑出去尋找訂書釘。最後幾經周折,淩晨四點才在一家通宵文具店把訂書釘買了回來,終於在早晨八點之前,把整齊的文件交給了董事長。沒人知道他一夜沒睡。事後,他灰頭土臉地等著挨訓,沒想到總是板著臉的上司隻是輕輕地說了一句:“記住,以後要以十分的熱情迎接三分的工作。”

朋友後來感慨,這是他一生最受用的話,即使他後來跳槽,再後來創辦了自己的公司,這句話也一直讓他受益匪淺。他說:“用十分的熱情迎接三分的工作並非浪費,而以三分的態度麵對十分的工作,將帶來不可逆轉的惡果。對工作投入全部熱情,你才能做好工作,否則你就如同廢掉的電池,沒有任何作用。”

那麼,如何提高你在工作中的熱情呢?

要全麵了解你的工作以及你工作的原因和意義。許多人覺得自己隻是依附在一個大的、沒有人性的機器上的一個齒輪,因為他並不知道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同時,因為他對工作的倦怠,放棄學習更多知識的機會,因此眼界非常狹窄。有一個有意思的小故事,想必大家都聽過:有兩個人在做同樣的工作,A懶散無力,B做得又快又好。一個人問A在幹嗎,A回答在堆磚頭。他又轉問B,B自豪地回答:“我在建造世界上最漂亮的房子。”

其次,你要了解你在做什麼,這樣可以增加你對工作的熱情。如果你隻把自己當成一個老工人在做零件,已經做了幾十年,未來還可能再做十幾年,你可能沒有熱情。但是如果有人告訴你,神舟飛船上天用的就是你做的零件,相信你會振奮不已,對做零件會有更大的熱情。所以說,我們對任何一件事知道得越多,就會對它產生越強烈的熱忱。

第三,每天都要給自己加油!對自己說“YES”,“你真棒!”

可以說,沒有什麼比自我承認更重要、更有用的了。熱情不是浮躁,而是自內而外,真心實意的情感。因為喜歡,所以有熱情,而自我欣賞、自我鼓勵是提升熱情的重要方法。魔術大師荷華·索士第常在他的化妝室裏跳上跳下,一次又一次地大聲喊道:“我愛我的觀眾!我要給他們最棒的表演!”直到他的血液沸騰起來,充滿了熱情,他才會走到舞台上,給觀眾一次充滿活力和愉快的表演。總之要明白,你的熱情必須先打動自己,才能打動別人。

你要告訴自己:“我愛我自己,愛我的工作,我要把我燃燒在工作裏,作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勝利最終是屬於認為自己能行的人!要想獲得成功,除了要有熱情,還要有信心,要以十分的熱情迎接三分的工作!

用心做事,才能見微知著

作為員工,我們一定要用心工作。用心做事,用負責、務實的精神去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關注工作中的每個細節,才能超越自我,才能比別人做得更好。

日本有家專門製造中高檔汽車的公司,因其產品質量好,售後服務好,而且價格比同類產品要低廉,公司日益壯大,很快就吸引了一家知名汽車公司的注意,他們想為這家公司提供轎車零件和一些附件。如果談判成功,這家生產中高檔轎車的公司將獲得更大的知名度,而那家國際知名公司將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雙方對這次合作都充滿了期待。

那家知名汽車公司暫且稱為A公司,A公司為表示對此次談判的重視,派去的是公司的總工程師田光中一。田光中一雖然隻有三十幾歲,卻已經是蜚聲國際的汽車專家。日方汽車公司非常慎重地派出年輕有為、處事謹慎、穩重的總經理兼技術部部長森一。田光中一剛下飛機,就受到了熱烈周到的歡迎。森一親自帶他到迎賓車上,送他去早已經準備好的酒店。森一注意到一個細節,就是田光中一“嘭”地一聲關上車門時,車門像砸在車身上一樣。森一心裏一緊——該不會是自己有什麼不周到的地方讓這位汽車專家不滿意吧。轉念又一想,也可能是旅途的勞累讓他心情不太好,自己以後得做得更好些。

接下來,森一親自為田光中一服務,酒店的各種安排也很周到,田光中一也顯得很開心。森一沒敢鬆勁兒。第二天,按照總裁的吩咐,他要帶著田光中一去公司。車剛一停在公司的停車坪上,森一就迅速下車,小跑著繞過車後,準備親手為田光中一開車門。而田光中一卻已經打開車門下車,這次又是“嘭”的一聲,甚至比上次還要響。森一愣住了幾秒鍾又小跑著跟上去,禮遇有加。

在接下來的幾天,森一帶領田光中一遊覽東京的名勝古跡和繁華街景,參觀公司的生產基地。他顯得興致很高,可回到酒店的時候,他關上車門時又是重重的“嘭”的一聲。這時森一終於忍不住,小心翼翼地說:“田光中一先生,是不是我們有什麼地方讓您感覺不太滿意,請多多指教。”

田光中一困惑地回答:“為什麼這樣問呢,這兩天我過得非常高興。我真希望能和貴公司早日合作。”說這話的時候,田光中一也是滿臉的真誠,而森一卻顯得若有所思。

終於,談判的時間到了。接田光中一的車到了公司門口,下車後,又是重重的“嘭”的一聲,森一終於咬了咬牙,把田光中一丟下,轉身先跑去了董事長辦公室。

“董事長,我有件事必須向您說明。我建議立即取消和這家公司的合作!”森一非常認真,平日說話言語溫和的他這次態度極其堅定:“至少要推遲!”

董事長大惑不解:“為什麼,都已經約定好了,這樣做是失信啊!”

森一認真地說:“這兩天我一直陪著田光中一,我發現了一個細節,那就是他每次關車門都會非常重,我問過他,也觀察過,他當時並沒有什麼情緒上的問題。”森一頓了頓,繼續說,“那隻能說明他自己的車有問題。作為一家知名汽車公司的高層,他肯定是用公司最好的車。而連他的車都有問題——車門不好,用一段時間就合不攏,所以需要費力地關,一般的車輛就可想而知了……如果我們把訂單給他們公司生產,也許知名度會上升,但可不一定是好名聲,還是請董事長三思。”

一個關門的動作,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相信很多人看在眼裏也不會放在心上。但恰恰是所有人都沒注意到的問題,被森一觀察到了,他作了細致的分析和調查,發現了這家公司可能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後來經過調查,那家公司果然因為質量不過關,接到好多投訴,名聲一落千丈),為公司避免了可能遭遇的重大損失。

作為員工,我們必須把森一當成榜樣,一定要用心工作。用負責、務實的精神去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關注工作中的每個細節,超越自我,才能比別人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