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第一筆風投(2 / 2)

那麼,退一步說,不投國外品牌,投國內品牌,她前麵提過,我國汽車行業隻能算大,達不到強大,即使是十幾年後。

她這麼想,話沒說出口,孫陶代答了:“大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才有機會贏得最大的成功。”

“你認同她?是因為也看到了前景?”在正事上大個很認真,他們三個人因誌趣走到一起,未來想以夥伴的身份走的更遠,肯定要磨合。

“我覺得她說得不錯,你跟著幹爹多年,從小浸淫典當行,和錢打交道,你應該比我們懂,奇貨可居,敏敏現在的意思是,這個牌子的音響屬於這個範疇。而汽車市場已經飽和了,以我們三個人的歲數和人脈,在S市還要靠著幹爹,出了S市我們是什麼?”是連音像店老板也看不上的孩子,“想以風投進入汽車行業別說競爭,我們連門都摸不到。”

風投第一項,調查被投資企業,全麵掌握整個企業的詳細情況,說個不好聽的實話,就算把整個杜家搬出來,國際上的大品牌,哪個能買賬?

他們要選競爭力相對小、前景好的企業,這樣才會相對公平,機會也大。

大個聽完後點頭:“明白了,你倆的意思是步子太大難免會扯到蛋,所以我們要先從小做起。”

夠粗俗易懂,段敏敏稱讚:“你沒文化的樣子真迷人。”

大個翻白眼:“既然決定投這個牌子,接下來應該怎麼做?”

孫陶說:“給幹爹打電話,讓他留意這個牌子的企業什麼時候有融資意向,收集資料。”

大個問:“我能做什麼?”

段敏敏說:“你在Z市玩夠了,回家老老實實的跟著你爺爺,他會鞭策你的。”別以為出了學校不用再學習,大個要學的東西多著了。

就在他們仨熱烈討論的時候,老板閑來無事,端著茶缸也在一邊深情圍觀。

主要是沒人趕他,這是他的店,他想倒吊天花板也沒人可以對他說個不字。

老板把整個談論聽下來,仿佛看到了小怪獸打奧特曼,他今年三十六了,剛才還和隔壁的女老板聊中午的砂鍋米線真難吃。現在三個小孩坐他店裏,聊金融、聊內需、聊項目該不該投。

他聽的雲山霧罩,唯一能懂的,是他們想投資他代理的這個音響品牌。

他根本不相信,順嘴說了句:“幾個小屁孩看多呢?”

段敏敏笑著回:“老板,有名片沒?”

“你幹嘛要我的名片?”

段敏敏指著圓錐:“它,我要兩台,能刷卡嗎?”

老板不是個做生意的料,收了一千塊錢的充電費還敢對著他們仨玩小脾氣,段敏敏不算睚眥必報的人,但這個老板她確實看不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