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敏敏坐在樓梯口,依稀能聽見段爸和段媽在談話,她玩著衣角等著大人們辦大人的事,她的外婆不是第一次到他們家撒潑了,以前舅舅舅媽吵架,總指著段媽去勸,要不就是舅舅跟人打架了,段爸買了水果牛奶帶著錢去平息別人的怒氣。
夠盡心了,但在外婆看來,這些是應該的事情,如果不做反而不應該,要被戳脊梁骨。
上輩子,她和段媽娘家的關係就不好,不過她在省會讀書,自然接觸的少,後來因為她不爭氣高中重回了老家讀書,段媽在外婆家自然處處矮一頭,更被外婆壓榨的厲害。
可她那時候已經廢了,能幫上什麼呢?反而覺得段媽沒骨氣,打心裏瞧不起。
段敏敏死回來的時候,明白了很多道理,兒女爭氣除了是給自己掙個未來,也是給父母掙個腰板,別說什麼不在意別人的眼光,隻獨活自己的開心,這個大社會的走勢是趨炎附勢,那作為在社會裏生存的人,當然需要證明自己的價值。如果說她的理想是賺很多錢太顯庸俗,那換個說法: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獨立才能人格獨立。一個國家尚且要談經濟,更何況一個家庭。
現在的段家,有經濟實力就有話語權,憑什麼外婆隨口一句該你們幫,段家就得無條件無底線的幫,即便退一萬步說,看著大家是親戚,段爸、段媽心好幫一把,但怎麼幫,幫到什麼程度得段家說了算。
段敏敏早過了抹不開麵的年紀,她不願意的事情,即使有段媽做說客也沒用。俗話說自己是肉包子就別怪狗惦記,外婆是不是狗她不予評價,但她肯定不當包子,這件事該怎麼做段敏敏心裏已經有了底。
她微微閉上眼,隻等著外婆走,忽然聽到輕微的腳步聲,睜開了眼。
孫陶正順著樓梯往她身邊走:“敏敏。”
段敏敏仰著頭扯了下嘴角:“都聽見呢?”
“聽見了。”
“熱鬧不。”
孫陶坐到段敏敏身邊:“你別慪氣,阿姨讓你出來是護著你。”
段敏敏點頭:“怕我氣不順把老太太揍了,還得去牢房給我送飯。”
“真生你媽的氣呢?”
“沒,我沒那麼是非不分。”
孫陶笑了:“那你打算怎麼做?”
“能怎麼做啊,我們普通老百姓,手能伸進執法機構裏?我看好吃好喝的給我舅舅送進去,該怎麼論怎麼論。”
“你外婆能同意?”
“無理攪三分的主兒,不同意她自己去鬧唄。”她兒子什麼都敢買,既然敢買就敢擔,別讓家裏人給他擦屁股。
林銳問:“段阿姨怎麼說?”
“我媽屬於心軟但人不傻,我外婆隻要不太過分,幫一把算一把。”
孫陶問:“這一把一把的,有準數沒?”
段敏敏拍胸脯:“我有數,你別參合。”
孫陶搖頭:“我爸給我存了一筆錢,不多不過能用。”
段敏敏氣的打了孫陶一拳:“都讓你別參合,我媽那我也不會讓她參合,上杆子不成買賣,沒人記得你們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