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個在一旁極其欣賞段媽的人格,按說杜家聲名在外,誰進他家的家門不萎縮,不陪著小心。
段家雖小卻是戶能撐頭的人家,難怪養出了性格如此大氣的女兒,大個再次覺得自己沒看錯人,能讓孫陶親近的人,段敏敏不是個差的。
出了段家的門,大個提著一袋子水果調侃:“段敏敏,你爸媽這麼熱情,怎麼生出你這種寡淡的女兒啊。”
“我熱情起來你容易折壽。”
走到街麵上,大個招手攔了輛出租車,三個孩子坐著車,徑直去了杜家。
杜家坐落在S市富人區的半山腰上,這裏原本是座荒山,政府沒有做過開發,杜家把地買了下來,辦好手續自己修建了住宅。
因為有杜家當先,S市的有錢人紛紛跑到此處來買地,想做杜家的鄰居,但山上的地被杜老爺子一把買完了,也就剩山腳了。
所以段敏敏坐在車上,第一次進入富人區的時候,看到了仿若一派城池的景象。
山腳邊的住宅猶如城牆,環山而繞,一條寬闊的柏油馬路插進山中蜿蜒而上。
段敏敏拍拍副駕駛的座位:“大個,這條路是政府修的嗎?”
柏油馬路的造價高不聚塵防滑降噪,比水泥路貴的多。
大個扭頭自豪的說:“我爺爺出錢修的。”
段敏敏丟了個眼色給孫陶:“經濟決定生活品質,大個向你爺爺表示尊敬。”這個時代在S市能有這麼長一條柏油馬路出現,背後絕對代表著實力二字,不但要錢還要繁瑣的申請手續,比修住宅麻煩多了。
司機聽著新鮮,透過後視鏡對段敏敏搭話:“小姑娘厲害啊,居然能注意到柏油馬路。”
段敏敏說:“平時聽人聊天聽的多。”
司機搖頭:“我家小子和你差不多大,也愛聽閑,但把他拉過來看路,他就惦記著往旁邊的田壩鑽,忙著逮蛐蛐,小姑娘還是有視角,不簡單。”
不簡單的段敏敏笑著謝謝了司機的美譽,到地兒後,結了車費,司機還短了個零頭不收,說是很高興認識段敏敏。
當大個推開自家門的時候,段敏敏腦子裏浮出一句話,美人在骨不在皮,這句話套在杜家也能受用,眼前的小橋流水假山,觀景瘦徑雕欄,大個的家中式的相當地道了,這些看似隨性的布置該是傾注了大量的心力。
段敏敏也不是沒見過世麵,但毫無匠氣的陳設還是震撼了她的感官,這是一座依著植物生長走勢而修建的庭院,院中水塘有加固但未整改,便是石子的道路也是鋪在原本的空地上,延綿而去。至於她眼前的拔地而起的三層小樓,純木式結構,榫卯連接,鬥拱防震,真正的傳統建築。
段敏敏一副進大觀園的模樣,指著小樓說:“大個,這是你爺爺找哪位名家砌起來的?”
大個自豪的仰頭:“這是我爺爺一手設計,然後讓本地資深工匠耗時三年打造出來的。”
段敏敏咋舌:“杜爺爺費心了,要是把這份心力放在教育子孫後代上,你應該不會像現在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