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邊大莊(1 / 2)

山腳下一條路上,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挑著木柴,慢慢悠悠的向前走著。一邊走一邊左顧右看,像做了什麼虧心事似的。

少年突然停住腳步,放下木柴,駐足傾聽了一會兒,又在原地神經兮兮的轉了兩圈,見沒什麼異樣,故作老成地搖搖頭。他看看快要黑下來的色,以及旁邊高聳的讓人有些怵的大山,終於拾起木柴,急匆匆地向前行去。

前麵是一個非常大的村莊,零零散散的分布著數千戶人家,此時正顯現出一派炊煙繚繞的和諧景象。

如果從高處看,會現這個大莊正好處在一個半圓型山穀內。之所以是半圓型,因為村莊東麵是一望無際的大海。而其他各邊都是山。正因為如此,所以很早以來這裏就被稱作朝陽村。

至於大山大海外邊是什麼,走出去的人都精彩。到底有多精彩,村民並不關心。連自己這麼大莊的村民都認不全,哪有時間操心外邊的事?

至少眼下,挑著木柴的這位少年就是這麼想的。

少年輕車熟路的走進村裏,左拐右拐穿過好幾條山道,再向前走不遠就到了一個坐落在山丘旁的院落前。院牆由木柵欄圍著,前邊有扇不是很高的木柴門。

門前一隻黑狗早已等在那裏,見少年到來,“汪汪”兩聲,就跑上前去撒潑打滾起來。

少年嘿嘿一笑,伸腳蹭蹭這隻叫“黑”的狗腦袋,以示安慰。隨後推門走進院子。

“啟回來啦!”

剛進院子,少年就聽到一聲稍顯蒼老的聲音從屋內傳出。

少年一邊將肩上的木柴放下,一邊回答:

“是啊,爹。今打的柴夠多,明白您就不用去山裏了。”

“嗬嗬,啟就是懂事!”老爹一番讚賞。

這時,被喚作“啟”的少年也已走進屋子,見父母做好飯菜,居然還燉了幾塊排骨,少年很高興,便坐下津津有味的吃起來。

少年名叫袁啟,啟隻是他的名而已。而袁啟還有一個非常不文雅的綽號叫“狗豆”,這是離他家不遠的一個被叫作“驢禿子”的孩童所起。兩人經常結伴去村東頭的學堂念書,平時最愛給別人起外號,而且互相還給對方起了個不倫不類的外號。

此時,袁啟正高興的吃著飯菜,袁啟娘突然開口道:“今孟先生找過你爹和我,談起你們這般大的孩子參加成人禮的事。你明去學堂後,孟先生也會找你談這事兒。”

“成人禮?就是每年滿十六歲的人都參加的那個挑媳婦選丈夫的大會?”

“是呀!我正跟你爹商量,看能不能走動走動,給你選個好姑娘。你在學堂念書就沒有看到合適的?”

袁啟對成人禮的事並不陌生,以往每年都會有滿十六歲的孩童接受成人禮。村裏會大肆操持一番,殺豬宰羊,非常熱鬧,跟過節似的。不過這些還不算什麼,更有趣的是“挑媳選夫”這個環節,那真是別開生麵。

村裏規定,不能自已喜歡哪個就要哪個,而要看運氣。先是夥兒選媳婦,然後姑娘選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