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解說5(1 / 1)

《易經》解說5

15.形形色色人

一切事物都有它們所在的位置,也都有它們運行的法則。

將有所作為,先同智能之士商議,再向神冥問卜,應該準備的就這樣。尊者、賢者不能因之而驕慢冒失,卑者、愚者也不應過於拘謹,人在造物主麵前是平等的。這道理是,賢愚尊卑隻是後天的事,一半由於修養,一半由於偶然。大家都是自然之子。

聖人依此原則作《易經》,世人也必按此精神用卦爻。八卦以形象暗示所象征的事理,爻、彖則細說變化之情,陰陽剛柔錯綜雜陳於六位之中,觀察這些情形,便可知吉凶悔吝了。

陽剛陰柔的變動是從利害的角度來說的,吉祥凶險是隨從情理變化的。因此,愛與憎衝突,就產生吉凶;遠與近拉扯,就會猶豫不定;真與假互相排斥,就出現利害。

《易經》的情理就是表明,相對、相近,不能通融,凶險就將發生,終至受害,愧悔那隻是痛定思痛的事。

將會叛變的人,說話時會麵有愧色,語言躲躲閃閃。

心中有疑慮的人,行動彷徨,說話會語無倫次,顧此失彼。

有修養的人,看得明白,想得透徹,言語必然不多,該說的會要言不繁,不該說的他守口如瓶,守心如山,守身如玉。

浮躁的人,即便有相當聰明才智,也會情緒衝動,

多嘴多舌;更不要說知識不夠的人,信口開河。淺薄的人,瘦狗過門檻嘴向前,走到哪說到哪,見什麼說什麼,白我感覺良好,甚而好為人師,從不反過頭白省。

心靈寂寞的人,性情怯弱,一旦傾吐,要說的太多,會語言雜亂,也會半天說不出一句。這是因飽受壓抑,心誌才華不得舒張。

誣陷好人的人,說話必定無中生有,閃爍其詞。這就是心機陰謀。閃爍其詞,在於要害人又怕惹火燒身,就像潑髒水,要髒汙他人,又怕髒了自己,因而要躲閃。

沒有操守的人,說話曲折含混,而不能直截了當。因為他隻想八方敷衍,處處做好人,方方都得利。此種人貌如君子,實則小人。

16.天南地北皆造化

宇宙之氣造化萬物由雷電開始,神聖的風使萬物整齊聖潔。太陽則使萬物欣榮可愛地生長出來,大地則把這所有容納、撫育在自己溫暖、寬大的懷抱裏。大澤則以自己的水色使生物獲得潤澤、欣欣向榮,叫人賞心悅目。天則由於明暗交替、日夜遞轉,就發出一種信號,物極必反,人當小心。水日夜奔流不息,暗示勤奮,也暗示流動不已也必疲憊不堪。山讓萬物依托,也讓生命止息;生從這裏開始,也從這裏消亡。它象征生命的輪回,也象征人生的穩健,也象征愚笨,缺少靈動變化。

這所有,雷、風、水、火、山、澤、日、月,正是震、巽、坎、離、艮、兌、乾、坤的象征意義。

萬物產生由於震動,震卦的方位在東。萬物等齊、聖潔由於風,巽卦的方位在東南。

離是太陽,表示光明,普照萬物,於是萬物明麗可見,其方位在南方。

聖人坐北朝南,聽治天下,向明而施行治理,辦法與道理即如此。

坤卦表示地,萬物依托大地長育繁衍,所以坤為萬物之母。

兌卦象征中秋八月,萬民因豐收而喜,萬物也歡欣於此季,因為一年功德圓滿,所以和悅生於兌。

乾坤方位在西北,包含陰陽交替之大義,出生入死之大節。

坎是正北方的卦,是一個表示勞累者的符號,指示萬物歸息。

艮處東北,象征終結,同時亦是開始,所以艮卦表示成功。因為相克相生,一個生命在掙紮,因為結束;一個生命也在掙紮,因為新生。隻是共存於一個母體中,世事的奇妙就在這裏。不必為結束而憂傷,不必為開始而恐懼,一切都須如此。

新生的地方,或者叫生新的地方,永遠醜陋,永遠可怖,也永遠叫人激動不已,神往不已。盡頭與開端,本來最可怕,也最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