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的一個雪天,是冬末季節了,那會兒他們倆還都是大學生,彼此在不同的學校,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相識相知成了好朋友,放假見麵,上學的時候利用各種通訊手段交流,仿佛前世今生注定的緣,沒有什麼相見恨晚,一切都是那麼自然而然,像是多年的老友再次相聚,落雪從來都不相信宿命,也就不相信人們常說的緣分,但很多人與人之間的相遇惟有“緣分”這樣的詞來概括才顯得恰如人意,這讓落雪很是難解,雖然她寫的文字裏有很多都是人物對命運的思考和解惑,但現實生活中的她完全遊離於她的文字,這也是她之所以能完整地把握整個故事的脈絡而不至於陷入其中而顯得有始無終、雜亂不堪,她有這種靈氣和天賦,聽風就是為她的這種對文字的靈氣和駕馭能力而折服。
四年過去了,他們很幸運,但他們的幸運是靠才華得來的,為了自己的愛好而奮鬥,開創了自己獨立的天地。四年的時間,說長也不長,在這樣的一個雪天裏坐在一起看窗外的雪景,他們之間仿佛就這樣波瀾不驚的沒有開始也似乎永遠也沒有結束,也是彼此心照不宣的漠然,又或許是刻意都不願提及吧,內心都有害怕的東西,卻對誰也無能為力,仿佛是一個遺憾,他們有時會不自覺地想,這也許真的是人們所說的宿命,命中注定他們之間就是這樣,也隻能這樣。可是有時候落雪也會有些憤憤的想,為什麼他什麼也不說呢?難道他不了解我嗎?為什麼要這樣一直下去呢?為什麼他什麼都懂,卻又一副什麼都不懂的樣子呢?為什麼他從來都不曾給我一個承諾呢?可想過之後,重又麵對聽風的時候,仿佛這些想法從來都不曾在她的腦子裏閃現過一樣,仍然像往常一樣繼續著他們的心照不宣。可是落雪看聽風的時候,就像看他的畫一樣,有那麼一層東西他能看透,但又無法釋然。她理解聽風的那種憂鬱,那種孤獨,那種遊離,那種流浪感,那種不安靜以及那種找不到歸宿的感覺。這些她都懂,甚至她也曾用這些為她的一部小說塑造過一個主人公,那次聽風看完之後,無聲的流了淚,還騙她說他隻是受了感動,其實落雪看在眼裏。
和聽風在一起,落雪希望她能給聽風的這種心靈世界,投進一絲歡快明亮的東西,能讓聽風使他不再感到那麼心疼。不能否認,落雪的出現,讓聽風的世界改變了很多,但落雪漸漸地還是明白了她的無能為力,她告訴自己這也許需要時間,她知道就連聽風自己也是無能為力的,要不然他們之間也不會長久這樣的,可她何嚐知道,聽風對於她也是如此想的呢?聽風給不了落雪應有的安全感,他不想傷害她,落雪又何嚐不是這樣,正如她無法給聽風了解到那個她心中的隱秘角落,那個角落是她文字的源頭,更有她內心深處不想讓任何人碰觸的強大壁壘,那是聽風害怕的東西。她想讓聽風能夠解脫的,在她的那個角落裏也多多少少的存在,所以她無能為力!她也無法給聽風一個承諾,即使她想讓聽風給她一個承諾,但她知道那樣真就太自私了,彼此連自己都不能解脫的人,又能為對方解脫得了多少呢?他們靠得很近,但卻不能走得太近,所以與其無能為力,倒不如就這樣一直波瀾不驚地走下去呢!甚至有時候她會問自己,究竟他們是否有過開始?也許像這樣,根本就沒有開始,也就沒有結束,他們終有一天會有離別,但所謂的離別會不會連心都要離開呢?總是有那麼多的理由,可即使說起來無法反駁的理由最終顯得是那麼是蒼白無力,誰也說服不了誰,因為他們說服不了自己,又怎能說服彼此都那麼相似的人?記得有句話說:“也許兩個非常相似的人,更應該做朋友而不是戀人。”
其實他們並不相似,但由於那份對彼此深刻的了解和心靈上的那種相通讓他們都有一種彼此非常相似的錯覺。彼此明明都懂,也都明白,但還是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自問,然後又在找更多的理由回答自己,獲得解脫,可越問越迷茫,越問越害怕,越問越不知所終。落雪有時候也會懷疑自己,以她對文字的靈氣和駕馭能力,她可以很準確地把握一個個不同的故事的發展脈絡,把握故事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但是對於除自己文字以外的真實生活,她卻無法把握自己的情感,似乎喪失了她的敏銳和成熟。在聽風麵前,她就像看不清自己的樣子,以至於她甚至會懷疑自己是否真的了解彼此,如果將來真正有一個結果,自己是否真的能有這個能力讓彼此幸福,讓彼此快樂,他們之間能否打開那道屏障,走入對方的心靈世界成為彼此的惟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