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蘭州牛肉麵是中國最有代表性的大眾餐飲品種之一。要說蘭州牛肉麵,必然要把它放在中國麵條文化的大背景下考量;而要說中國的麵條文化,又必然與世界比照。我們就拿中外關於麵條的有趣的故事,來作為這本談論蘭州牛肉麵的話本的引子。

加菲貓的意大利麵情結

加菲是一隻著名的貓。卡通片裏的一隻肥貓,懶惰、貪吃、粗魯,沒有教養,好惹是生非,還有意無意幹擾主人談情說愛,是個不斷添亂的家夥。但是這家夥的草根風格和市井做派,偏偏為自己贏得了很旺的人氣,在全世界大受歡迎。在《加菲貓2》裏麵,導演給它設計了一個對應的形象—— 一隻長得一模一樣的“王子”,住在城堡裏,享受豪門生活和貴婦人的遺產。“王子”和加菲的區別,最明顯的就在於吃飯的口味。草根加菲心目中的第一美味是意大利麵,貴族“王子”卻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等到該貴族嚐到民間的美味之後,大加讚賞,並且立即成為意大利麵忠實的擁躉,顯示了草根趣味的勝利和對世界的征服。電影裏最精彩的部分是加菲在城堡廚房裏率領雞鴨豬狗製作意大利麵的片段,一群動物在宮廷廚房裏的狂歡是典型的草根對權貴的顛覆。當它們人模狗樣地享用完人世間的美味,躺在客廳裏打著各自的響嗝的時候,意大利麵被我們記住了。

現在我們開始說意大利麵,因為我們本來就要從意大利麵說起。讓加菲出場,隻是加深一下印象。

意大利的象征是什麼?一項調查顯示,不是米開朗基羅,不是詠歎調,不是米蘭的時裝,不是足球,也不是法拉利,而是意大利麵。就像如今人們一說到蘭州必然說到牛肉麵一樣,一碗麵能作為一個地方的象征,的確有其自身強大的競爭優勢。民以食為天,在這裏可以得到證明。無論東方西方,什麼東西能比天還大呢?

美國製造的加菲,在電影裏宣布意大利麵的勝利,說明了飲食文化的力量。那麼意大利人呢?當然是驕傲得一塌糊塗。不但驕傲,還要較真,一定要強調意大利人吃麵的曆史最為悠久,也就是他們的老祖宗最能幹。但凡什麼事一到過於較真的時候就有人發言了:阿拉伯人說,我們祖宗2000年前就知道吃麵了,比你們祖宗早;中國人說,我們祖宗5000年前就吃麵了,你們叫的什麼板。

關係到麵的問題,就是安身立命的問題,要知道,意大利麵的產值可不比法拉利少啊!意大利人馬上較起勁來。較勁的精神和他們的足球隊風格差不多,基本屬於死纏爛打揪住不放的那種。較勁的對象主要還是中國人。為什麼是中國人?美國人說:如果沒有中國人和意大利人,世界就不知道該吃什麼。所以,也算是棋逢對手。在麥當勞開遍全世界的今天,美國人的話多少有點分量。

杜撰的論戰和真實的細節

在古代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中國的文明之光照耀著亞平寧半島。不說別的,單說來自遙遠東方的絲綢,就足以使整個亞平寧半島激動不已。這種柔軟透薄華貴豔麗的織物,幾乎讓羅馬的貴族婦女們癲狂,由此帶來的金錢和肉欲問題甚至影響了羅馬城的穩定,以至於羅馬皇帝不得不一度下令禁止穿著絲綢。但是,單憑禁令怎麼可能管得了那些情不自禁的女人呢?

意大利人是如此的向往神奇的東方。馬可·波羅的東方遊記更讓中國在意大利人心目中成為世界文明的燈塔。但凡去中國走過一趟的人(就叫他們“中歸”吧),回國後立馬身價看漲。一天,一幫“中歸”教授在一起吃麵,早早吃完的那位剔著牙宣布,包括麵條在內的很多東西,都是馬可·波羅從中國帶入意大利的。消息很快傳了出去,全體意大利人民正在吃麵,他們抹了抹嘴邊的番茄醬,憤憤不平,議論紛紛。有心急的放下飯碗就開始罵娘:雖然說中國的月亮比較圓,可麵條肯定是意大利天下第一,怎麼可能是從外國傳來的?你們這幫“中歸”,別忘了自己是誰啊,別忘了你們吃什麼長大的。

群眾的情緒最終化為學者們保衛意大利麵的動力,沒有喝過中國墨水的本土教授們開始尋章摘句努力論證,很快就產生了一大堆學術成果:

——實證主義學派首先拿考古發現舉證。在托斯卡納地區公元前4世紀的埃特魯斯坎遺址出土的文物中,發現了用來和麵的大張木頭桌子以及肯定是用來煮麵條的廚房用具。根據對一些灶坑灰燼的碳14測定,早在公元前7世紀就有人燒火做飯。所以可以推斷當時居住在那裏的埃特魯斯坎人就已經開始製作麵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