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科技、軍事、外交等等,所有的層麵上雙方都要爭個你死我活。雖說現階段共和國和露西亞的關係非常親近,
“但這也是因為米國政府格外敵視共和國的內閣政府,因而逼迫著剛剛建國的新生政府不得已隻能選擇一邊倒的策略來引導國家複興。
“我們的國家,從前朝末年開始,就先後陷入了連年的對外作戰失敗,後來又是軍閥割據,天天作戰,打的各地烏煙瘴氣,民不聊生。
“直到果黨曆經數次鏖戰,又有少帥關外易幟,才勉強從名義上統一了全國。然而剛剛經曆了不到10年的經濟建設,
“東洋人又製造了關外事變入侵了過來,先是並吞了整個關外,後來又野心勃勃的指向關內,準備以蛇吞象而爆發了全麵戰爭。
“曆經近百年時間的屈辱後,國家的底子已經非常的單薄了。甚至在果黨上台執政後,原本前朝洋務運動留下來的工業底子,
“也開始被斷送了大半出去。畢竟誰都知道,果黨常委員長的背後是買辦資本家階層在支撐著。所謂的買辦資本家們,
“發家所依靠的全都是國外經濟貿易。他們所希望支持的政權,當然也要代表著他們的利益。因而前朝留下來的那點工業底子,
“基本上就被果黨給敗了個幹淨。原本的重工業,逐漸都喪失了所有權。國內所謂黃金十年而蓬勃發展起來的經濟奇跡,
“全都是以紡織業為首的輕工業。真正能夠讓國家屹立在世界當中的重工業,基本陷入了發展停滯,甚至反而還有倒退。”
被老道這麼一說,灰輕言也全都想起來了。
東洋人開始發動了對國內的侵略戰爭以後,常委員長所有的參戰軍火全部需要外購,國內所能生產的武器僅僅隻有輕武器——步槍。
就是這種仿照獨國毛瑟槍係列,而生產出來的中正式步槍,國內的產量都無法保證全部軍隊足夠使用。大量的武器,都需要從外界來進口。
這不僅僅是花銷大量外彙的損失,還造成了國家命脈受製於人的窘境。
外界政治環境稍稍有所動蕩,都會造成國內抗戰局麵的波折。後來隨著東洋人封鎖了全部的國內港口,直接導致了國內武器不足。
偌大的國家,從前朝開始還能夠造軍艦、造大炮,有大規模的冶煉礦業,到了果黨的執政時期卻隻剩下了能造步槍和手榴彈之類的輕武器。
因而國家的元氣,已經被消耗的快要一幹二淨了。
“你想想,當初東洋人明明都已經侵略了過來,和國府展開了全麵戰爭。但是國府卻始終都不敢宣戰,為什麼呢?
“還不就是擔心宣戰以後,就要受到國際法的規範,再想向其餘國家買賣武器,就會受到很大的限製。國內無法自給武器,
“但是東洋人卻能夠基本自給自用。一旦宣戰,東洋人也會很為難,但更加為難的卻是國府。直到米國和鷹國參戰後,
“國府才敢於對東洋人正式宣戰。隻因為這時候宣戰,才可以更多從身為盟友的米國和鷹國手中采購軍火,可悲嗎?”
堂堂數千年的文明古國,如今卻連國家安全的國之重器都要看外國的臉色。其中的悲哀,又豈是幾句話所能說清楚的。
因而當米國政府非常敵視新生的共和國內閣時候,為了建設國家,早日恢複自主國防工業和國家經濟的全麵複蘇,內閣也隻能選擇一邊倒的結盟露西亞。
但結盟露西亞後,本身就已經帶著了強烈的露西亞色彩,再以露西亞向米國發聲就不太合適了。
太具有攻擊性,不利於對方理智的去思考。
選擇印南國作為中立聲音,發出對米國的警告,也是希望對方能夠認真的考慮其中的份量。
很可惜的是,米國上下根本沒有在乎。
後來據說白宮方麵還專門就此詢問過有“東方太上皇”之稱的麥克阿瑟的意見:“炎黃共和國內閣的警告需不需要認真考慮一下?萬一真的出兵呢?”
可麥克阿瑟卻抽著煙鬥,很是輕蔑的給出了回應:“不需要!就憑那些隻扛著步槍的兔子士兵們?他們敢於出兵的話,所迎接他們的隻能是一場屠殺!”
既然“東方太上皇”都這麼說了,前線總司令官的意見自然是非常有道理的。
於是白宮方麵,也就徹底的放下心來了:炎黃共和國?對不起,我們根本沒聽說過什麼叫做“勿謂言之不預也”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