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遊戲裏麵,有規模更為宏大的奇幻世界,有參照世界各地而成的遠山與汪洋,也有各種奇幻玄奧的神奇大陸,更有張牧野腦洞大開的奇珍異獸。
即便遊戲,也能讓人走在裏麵就有種異世大陸的既視感。
而接下來,便是要取得各國的運營執照然後上線。
鑒於《東方世紀》取得的成功,張牧野對自己投入全身心打造的《西方世紀》更加充滿信心。
一款大型遊戲的開發是費時費力的活兒,但當資金充沛時進度無疑要快上許多。與此同時在小說類編年史更新之際時,各類千奇百怪的世界便在張牧野腦海中應運而生,剩下的,則是工作人員用手中的鼠標和鍵盤把這個魏麗絢爛的世界通過3D以及各種渲染展現出來。
有了張牧野事無巨細的統籌,有了充沛的資金,從大二上學期開始橫過寒假再到下學期,為其半年,這個宏大世界終究是在張牧野重新聘請的團隊手底下成型了。
大華遊戲公司的CEO是張牧野在歐洲聘請的,叫克勞德,這位先生曾是狂熱的遊戲愛好者,為了遊戲,曾考取劍橋大學的他最終因為沒能通過畢業考試而連學位證都沒拿到。但這並不妨礙其遊戲生涯的光輝。許多風靡世界的遊戲都是他親手打造出來的。
張牧野能請到這位在遊戲製作領域擁有巨大話語權的人物,還是他所撰寫的《西方世紀》以及他編織的遊戲框架吸引了克勞德。
事實上克勞德本身便是這本《西方世紀》的狂熱愛好者,他就經常以死來威脅張牧野加快更新,然後當張牧野通過各種途徑找到他,並且表達希望他把這個魏麗世界通過遊戲表現出來的時候,克勞德甚至都沒問過有多少報酬就答應了。
而當張牧野把這個巨大的世界框架以及自己心中醞釀已久的想法告訴克勞德的時候,克勞德直接稱呼張牧野為天才!
甚至天才都不能設計出如此完美的奇幻世界。
克勞德迫不及待的想把這個世界通過自己的手展現出來,在小說如此火爆的情況下,如果再把這個世界展現出來——
克勞德想不出會有怎樣神奇的效果。
張牧野的行動是高效的,配上克勞德的狂熱,這注定是一對絕配。
當這款《西方世紀》被打造完成的時候,最先上線的是北美。
當初《西方世紀》這本書在美洲也是被讀者奉為《聖經》般的經典,當他們得知《西方世紀》小說裏麵的場景,將要以遊戲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時候,所有北美喜歡這本書的小說迷都瘋狂了:
“該死的,難道這真是上帝顯靈嗎?真的可以做成遊戲?”
“我一定要玩一玩,誰也別和我搶。”
“如果能夠把小說內那種世界表達出來,即使沒什麼可玩性,哪怕周遊世界都能讓我玩好久。”
但在這種狂熱之中,也不乏有冷靜且質疑的聲音出現:
“請求上帝保佑,這不會是為了圈錢而製作得遊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