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絲路飛歌
崆峒山
凡心總被貪心侵,
意向崆峒覓素心。
虛靜雲埋千歲樹,
參禪霧染半山林。
廟堂香旺揚名遠,
寶刹應求道行深。
一任心音隨意唱,
詩花詞草漫山吟。
鷓鴣天
遊平涼柳湖公園
細柳平湖綻嫩芽,
枝頭喜鵲叫喳喳。
池淺早生蓮子夢,
園深常孕牡丹花。
朝織雨,晚飛霞。
城樓玉笛醒寒鴉。
莫憐紅瘦芳華去,
相約明春看柳丫。
鷓鴣天
謁伏羲廟*
初日高懸上廟堂,
彈冠整飭揖羲皇。
唐槐明禮迎新客,
漢柏知書理舊裝。
情暖暖,意茫茫。
前人栽樹後人涼。
殷勤農事問桑陌,
春種秋收稻穀香。
注:伏羲:又稱青帝,是五天帝之一。所處時代約為新石器時代早期。傳說其生於甘肅天水成紀,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占卜八卦,創造文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曆史。他又結繩為網,教會了人們漁獵的方法。發明了瑟,創作了曲子。
天水麥積山
仰名麥積早,
相約會於今。
林海揚波遠,
雲煙漫水深。
焚香聞鳥語,
拜佛享天音。
忐忑客歸後,
氣平禪靜心。
天水南郭寺
南山尋古寺,
綠意漫心間。
斜日鬆濤急,
晚風竹雨喧。
名人多夢思,
才子廣詩箋。*
望眼向春盡,
豪歌綴滿園。
注:天水南郭寺有一千多年的曆史,為曆代文人墨客覽勝之地。唐代大詩人杜甫於公元759年流寓秦州(今天水),寫下一百餘首讚美詩,其中“山頭南郭寺,水號北流泉。老樹空庭得,清渠一邑傳。秋花危石底,晚景臥鍾邊。俯仰悲身世,溪風為颯然”傳神入化。故此,更加引起人們的遊興和向往。
臨江仙
遊天水植物園
一路向東追夢遠,
薄衣素手覓春。
枝青葉碧洗風塵。
頭頂千樹雨,
腰胯半山雲。
但有歡顏無靜處,
修緣何必晨昏。
清心寡欲有真人。
憑欄風月古,
寂寞黯銷魂。
登天水卦台山*
卦台山上數三川,
綠意星羅盈古原。
渭水無言騰細浪,
杜鵑聲裏望豐年。
注:相傳伏羲為創文字,上觀日月飛禽,俯察山石走獸,每時每刻,苦思冥想。一日,他正在卦台山上凝思瞭望,忽見對麵山洞裏雲霧滾滾,有一身著花斑、兩翼振動的龍馬翻騰,與渭河中呈太極圖形的分心石相映,不禁靈機觸動,立即在卦台山上創畫了代表自然界“天、地、水、火、山、雷、風、澤”八種自然現象的八卦符號,卦台山由此而得名。
吟隴西李氏宗祠
根自隴西興自皇,*
曆朝沉浮每滄桑。
五湖四海多遊子,
何處英才不流芳。
注: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欽準當地官員苦心營造“李氏宗祠”,並禦賜“李氏龍宮”四個大字,使李氏宗祠得以興盛。
會寧會師樓
鐵斧鐮刀主義真,
雪山草地鑄英魂。
三軍壯誌感天地,
萬裏豪情動鬼神。
星火燎原成大勢,
報頭消息轉乾坤。*
嘔心瀝血拋頭顱,
鐵骨丹心昭後人。
注:1935年9月18日,紅軍第一方麵軍突破天險臘子口後,越岷山,過施窩、大草灘,於20日到達甘肅宕昌哈達鋪。紅一方麵軍約14000人,在這裏休整了兩天,並獲得一張《大公報》,報上有關於陝北紅軍和根據地的消息。得到這個信息後,毛澤東做出了到陝北去的重大戰略決策,並整編紅一方麵軍為陝甘支隊,紅軍目標明確地向陝北進發。因此,哈達鋪鎮也被稱為是“決定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命運的重要決策地”。
遊黃河石林
山孕神奇河孕魂,
滄桑故事問晨昏。
聽濤近水遠煙浪,
寫意風情炳世人。
吟《 讀者 》雜誌
情係隴原根自深,
心中有夢竟成林。
於無聲處寫新綠,
抱守精神唱大音。
吟蘭州水車
風煙楊柳岸,
車水唱沙洲。
堪比及時雨,
澆開萬戶愁。
月斜塔影瘦,
山晚河聲流。
勳業足珍重,
人潮謁不休。
臨江仙
遊蘭州碑林
牽子攜妻圓一夢,
遙看山水穿城。
大河滾滾唱風情。
長橋橫柳岸,
塔影浸河聲。
草聖閣中瞻草聖,
隴原書作堪驚。
真草隸篆寫崢嶸。
藝林多泰鬥,
風口出新兵。
沁園春
金城隨想
雨過天晴,
勞燕翻飛,
往事萬千。
歎黃河飛浪,
東流不返,
絲綢古道,
何處旗幡。
河水滔滔,
群山翩躚,
西部河山裝扮難。
觀今古,
縱天高地闊,
好夢難圓。
人生難免蹣跚,
不涉水、哪知世事艱。
看紅塵滾滾,
空如夢幻。
功名利祿,
過往雲煙。
世事無常,
修心為本,
鍾愛生活廣聚緣。
倚天笑,
任大千世界,
風月依然。
念奴嬌
黃河第一橋*
——為蘭州黃河鐵橋建橋一百年而作
黃河遠上,
望群山環抱,
白雲飛渡。
一片古城說舊事,
柳岸滄桑無數。
山潤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