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信?哪裏發來的?”
“回王妃,是晴都那邊皮將軍發來的八百裏加急信件。”那人雙手奉上信件,錦葵接過去查看了下沒有什麼問題後遞到沐晰晴的手裏,她翻了一遍,公印和火漆封口都沒有問題,就撕開了信封把裏麵的東西拿了出來,快速瀏覽了一遍,沐晰晴忍不住生氣地“啪”地一下把東西拍在旁邊的茶幾上,吼道:“我就知道他沐晰卓一直都沒安分過!”
帳裏的人見王妃生氣,一個個立即噤了聲,該站的站直了,該跪的跪標準了,連帳外聽到裏麵王妃前所未有的怒氣衝衝的聲音,也都不由得挺了挺身子,站的更筆直了一些。氣氛僵持了一會兒,這種大事他們做下屬和做下人的都沒有資格插言,那不叫“進諫”,那叫“逾矩”。就算沒有規矩,沐晰晴也不指望他們能提出什麼建設性意見,俗話說“千軍易得、良將難求”就是這個道理,指揮者要懂得東西太多,除了“天時地利人和”三大要素之外,還有其他很多很多要考慮的事情,連她沐晰晴都心裏沒譜,別說他們了。
“錦葵、鈴蘭,備筆墨。”沐晰晴翻身下榻,一邊吩咐著兩個婢女做事,一邊往書桌那兒走去,還不忘囑咐一句,“信的事你不用管了,下去休息吧,讓門口的小丫頭幫我把安然叫來。”
“是,屬下告退。”信差行李後退了三步才轉身離開,墨家軍上上下下對這位“年紀不大”的王妃還是很尊敬的,該有的禮數一分不少。在墨雲殤他們弄清了沐晰晴的真實情況後,一度有過打算向墨家軍和煜親王府眾人宣告一下,後來沐晰晴拒絕了,她覺得沒必要如此興師動眾,容易節外生枝。反正她到底實際年齡多少歲,和誰誰是真正的親戚,這些東西別人知不知道都不要緊,家人間知道就行了,能省去不少的麻煩。
沐晰晴忍著怒氣將信件重新仔仔細細研讀了一遍,還拿朱砂筆做了批注,信上主要說了兩件大事,一是沐晰卓和南禦皇室都派了人來大禦古墓,意圖染指墓裏的東西,二是有確切的證據證明沐晰卓和南禦國王達成了協議,聯手在墨雲殤他們下墓就沐晰晟的時機起病攻打北寧裏被掌控在墨雲殤手裏的土地。
當初以少勝多廢了東青國八十萬大軍一度被傳為神話,但沐晰晴沒有飄飄然,她很清楚的知道當時並不是她多麼的有領軍打仗的天賦,而是利用了比這個時代的人多了解的太多的知識,僥幸打的他們措手不及、無力抵抗,僥幸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捷,但這具有太大的偶然性,沐晰晴不認為再發生一次這樣的事,她還能夠不傷元氣地打退八十萬大軍。估計一貫狡猾地像狐狸似的皮飛塵也意識到了這點,所以送來的信件還一一列舉了他所能想到的可行的解決辦法,讓王妃參詳,做出最終決定。從退敵思路來看,除了皮飛塵的意見,還有不少蕭博裕的手筆,這兩員墨家軍大將,成為墨雲殤的左膀右臂不是沒有道理,看了這些方案之後,沐晰晴有一瞬間感到其實他們不是來求助於她的,隻是個彙報罷了,免得他們什麼都不說直接打起來,以後被人詬病說是趁火打劫想要分去煜親王爺的兵權——盡管他們肯定不可能有這種想法,盡管墨雲殤也不可能相信這種說辭,但仍然還要盡量避免閑言碎語,老百姓們八卦起來,有時候也是可能要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