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鐵嶺戰役(5)(1 / 2)

如果把從大架山到大青山一線理解為一張弓,那麼居於最前沿的高台山,就像一支箭頭,這支箭頭,直直地射向大城市鐵嶺。

在戰略上,這支箭頭亦屬最先接敵之地。

李遠白在手下破襲南滿鐵路之時,就開始讓部隊向著這一片山區轉移。當然,需要轉移的,僅僅是那一萬名新招士兵。目前,這群士兵,還沒有給他們發放武器,所以他們是沒一點戰鬥力的。不過,為了保護他們,更為了隨時訓練他們,塔河支隊至少有一個連的兵力,配合支隊領導隨時與這些已經完成編組的新兵們呆在一起。

這也是戰場取舍問題,如果沒有這一萬新兵,李遠白的行動會輕鬆瀟灑得多;但有了這一萬新兵,實力到是增長了,但在這些新兵形成戰鬥力之前,卻成了一種拖累。

好在這些人的組織性不錯,畢竟是經曆過幾年礦工生活的,礦工,作為產業工人的一種,其組織性一直是比較強的。因為在礦井下的勞動,需要人與人之間密切配合,需要每個崗位的工作都準確到位,否則,隨便一個人為造成的安全事故,就會讓這些家夥嚐到鮮血的味道。

把礦工們置於弓下掩護,其餘的人則布置在箭頭之上,隨時準備給敵致命一擊。

李遠白的紅星戰隊作戰,戰前的事情特別多,但真的到了戰鬥爆發,貌似一切都很簡單了,在別的部隊裏,那種慘人的死傷,在這裏也不是多大個問題。

在高台山,李遠白把獨立炮兵營的120門重型迫擊炮依托山勢,布置了幾塊陣地,這些陣地,少的十幾門火炮,大的二三十門火炮,其炮口,直指山下道路與原野。

一百二十門火炮,僅封鎖的空間麵積,就是一個直接為11公裏的圓形地麵,但又由於後方不需要炮兵防禦,所以這120門火炮,隻要能將一個扇麵覆蓋便可。

宮本莊一獲得植田謙吉的首肯之後,當即帶著1800餘名騎兵,分成前隊、本隊和後隊的行軍陣勢向著高台山的方向追來。

從鐵嶺出發,到高台山,騎兵不過三個小時就可到達。想要殲滅宮本莊一的騎兵,自然不能等到晚上,因為敵人是不會在晚上行軍的。

所以,李遠白的運動戰,其實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白天可轉移,夜晚也可轉移,白天可襲擊,夜晚更可襲擊。

宮本莊一的騎兵前隊,就一個騎兵中隊,這不是他自己的中隊,而是錦州沿鐵路線守備隊的騎兵中隊。

至於行軍隊伍之本隊,則是宮本莊一的騎兵聯隊了,他自己的兵,自然居於中間。至於後隊,同樣是其他係統的騎兵部隊,現在為了一個目標,不遠千裏,走到一起來了。不過,宮本莊一把這些騎兵放在後麵,警戒著其他方向的敵人。

可以說,宮本莊一的布置還是很不錯的,有攻有守,前後響應,部隊主力居中策應,不管抵抗組織從哪個地方發起騷擾或攻擊,宮本莊一都有辦法對付。

正常情況下,甚至就是關東軍司令部情報所示敵人炮兵規模情報下,宮本莊一這種戰術都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