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開展校園足球應注意“四要”(1 / 1)

開展校園足球應注意“四要”

刊首

作者:周萬征

當前,足球進校園,全國各地搞的熱火朝天,足球在我國校園迎來了春天,即將步入發展的快車道,足球人為之高興、振奮,許多地方為此專門召開了現場觀摩會、研討會。作為一線的體育教師,下麵,就此話題談談自己四點不成熟的看法。

1. 開展校園足球要加強引導、督導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校園足球如同一列火車,火車頭不給力,或者行駛的方向錯誤,整列火車都不會快速前行,甚至會出現出軌翻車的致命問題。校長就是校園足球這列火車的火車頭,他的組織思想是否正確,他的舉措是否給力,直接決定校園足球的成敗與否。體育教師是校園足球的直接實施者,“打鐵還需自身硬”,體育教師的足球業務能力十分重要,可以講,體育教師的足球業務能力直接決定了校園足球發展的水平。教育主管部門在足球進校園的進程中,不僅僅是製定方案、通知,還需要加強引導,對各個學校一把手校長進行培訓,傳遞正確的理念思想;對體育教師培訓,開闊他們的眼界,豐富他們的知識,提高他們的技能和組織能力。另外,有意識地加強足球方麵的研討、觀摩、交流、評比,在諸多活動中借鑒、提高校園足球水平。

2. 開展校園足球要麵向全體與個人

開展校園足球,要麵向全體學生,隻要是在校學生,每個人都有公平的機會參與到各種校園足球活動中來。例如,某校組建校園足球俱樂部,要求學生必須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否則,不予招募,許多有著濃厚足球興趣而先天身體素質不好的學生被拒之門外。這種做法帶有典型的錦標主義影子,眼中沒有大眾的學生,必須改正。另外,開展校園足球,又要麵向個人。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興趣差異性,有的學生喜歡足球,有的學生喜歡籃球,還有的學生喜歡羽毛球,在活動組織上,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觀意願,不可一刀切,強製學生。否則,這極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出現“出工不出力”的現象。例如,某學校為了在大課間突出足球的特色,取消了其它一切活動內容,統一進行足球活動,一些熱愛籃球的學生極為抱怨,練習效果可想而知。

3. 開展校園足球要務實

做事情腳踏實地才能獲得長遠的成功,開展校園足球也是一樣,必須著眼於實際,一步一個腳印,務實的開展工作,杜絕一切形式主義。例如,某校為了配合“足球進校園”工作,突顯足球特色,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組織學生排練足球操,要求動作整齊劃一。外行看來,大課間全校學生人手一球整齊劃一地做著足球操,場麵很是壯觀。但是,內行看來,“徒有形式,沒有內涵”,整套操的動作足球味道不濃,絕大部分動作換個排球、籃球都很合適,運動動作的操化是可以的,但必須要有項目動作的痕跡,正如武術操沒有武術動作,便成了廣播體操、健美操了,形式主義必須杜絕。開展校園足球,簡單點講,就是要讓學生有足球踢,有場地踢,有時間踢,有人教著踢,在踢球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足球的樂趣,領悟足球背後的道理,在長期的實踐中,積澱屬於本校的足球文化。去掉外在華而不實的東西,抓住本質的東西,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靈活開展足球工作(足球課、足球興趣小組或俱樂部、足球訓練隊、足球趣味比賽或正規比賽、校園足球文化布置、觀看足球比賽、大課間足球活動等),才是正確之路。

4. 開展校園足球要具有兼容性

開展校園足球的初衷是什麼?以足球為載體、為突破口,鍛煉學生的身體,增強學生的體質,強健學生的體魄,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以及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精神,在過程中能夠自然的湧現(並非刻意地培養)出“7000個梅西”,進而有可能地提高我國足球競技水平,改變足球形象。開展校園足球要以“教育”為主線,以新課標為指導,不能淩駕於課程之上。為了體現對校園足球的重視,有人提出,每個學校在現有的每周體育課中抽出一節,專門上足球課。為何?田徑是運動之母,體操是運動之父,是否有必要給予照顧?!武術是我國的國粹,而且是正在走下坡路的國粹(許多拳種已經瀕臨失傳),從民族情結上講,是否更有必要給予照顧?!開展校園足球,要遵循教育規律,不能破壞課程的生態平衡。體育課包含許多內容(有些內容具有良好的“學生緣”,深受學生喜歡,如羽毛球、籃球),不同的內容對學生的身體都有著重要作用,有的內容還可能具有獨特的作用(如前滾翻)。開展校園足球要具有兼容性,不可“以強淩弱”,足球隻是校園體育百花中的一朵,“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當校園體育百花齊放時,我國學生的體質問題將不會再存在,我國競技體育的後備人才將不會再缺乏,我國將由體育大國真正邁進體育強國。

(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通安中心小學 2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