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兩個人喜歡上了對方,但是父皇不知道淩月馨是雲渺國的公主,而她也不知道我父皇就是滄令國的君王,是這次來攻打雲渺國的主帥。
在父皇準備開打時,卻見到了對方主帥裏的女子就是自己喜歡的女子,這才知道她是雲渺國的長公主,父皇不顧所有人的反對。
把軍隊從雲渺國撤軍了,而且還不顧朝中的重臣的反對風光的迎娶了長公主封了四妃中的馨妃。
那時母後是穆櫛國和親來的公主,本來應該是封為一國之母的,但是父皇卻有心要封馨妃為後,這次朝中的大臣對於父皇,是真的無法再向前兩次那樣。
要知道當時滄令國,是三國之中勢力最強大的,如果馨妃做了皇後,而父皇又那麼的獨寵馨妃,不用說所有人都會明白。
獨寵後宮是最可怕的事,怕雲渺國趁機弄慘滄令國,所以甚至有些大臣以死相抗,最終權宜誰先有了皇子,就封誰為後,就這樣封後的事情擱置了。
當年母後和馨妃是同時誕下皇子的,臨盆那天父皇剛好有事出宮了,在父皇回來時,就聞得關於馨妃的孩子夭折的事,聽說是母後的皇子也就是我平安平安降生,而馨妃的孩子在出生時夭折,這件事是令人痛心的。
馨妃之後因為喪子之痛患了精神失常,最後因為不小心失足落井身亡了,這是外人給的定義,可是玉蕉並不明白,馨妃為什麼又會再次精神失常,最後落井身亡。
對了我見過馨妃的墓碑,就是那天我們去的那個幻月樓的後園裏,玉蕉說馨妃因為孩子夭折精神有些失常,經常睡不好,後來換了一種安神香。
想是馨妃太過思念自己的孩子,原來的安神香不管用了,後來馨妃的精神慢慢的調整過來,看著和原來沒什麼區別了,玉蕉說當時她也很欣慰。
可是後來馨妃對她說,自己的孩子沒有死,那個夭折的孩子並不是她的。
本來就因為父皇要迎娶雲渺國的公主,有一些地位上的輕視鬧得兩國不愉快,馨妃是雲渺國君最愛的長公主,所以自從馨妃仙逝後。
雲渺國與滄令國就表麵關係上看著融洽,但是其實已經岌岌可危了,就比方說,上次我去蕉城平定一些亂軍,那些就是雲渺國的軍隊的騷擾。
父皇不去剿滅雲渺國,也是因為太愛馨妃,在馨妃生前曾答應過,不會容不下雲渺國的,所以對於蕉城時常有一些騷擾,父皇也隻是與他們對應,並不是滅掉他們。
這也是父皇太愛馨妃的緣故吧,況且沒有證據證明是雲渺國的無事騷擾,他們的君王完全可以推的一幹二淨,稱是一些亂黨所為,他們是不知情的,完全可以糊弄過去。
不過要不是那一次是我去的蕉城,我恐怕此生也遇不到你的”說話間也不忘了調侃一下東歌,東歌有些尷尬的低下頭。
樓重熙繼續道“玉蕉說自己從小就跟著馨妃,她也懷疑這件事情的可疑,相信馨妃說的話,但是在馨妃去世後她就離開了皇宮。
因為皇宮之中無時無刻不在上演權位的鬥爭,而自己在宮中無依無靠,是無法生存的,因為自己在馨妃生前答應過她,一定會幫她找回自己的孩子。
而當時,很多人都是支持母後做皇後的,所以她懷疑是母後從中做了手腳,所以她十八年來都隱藏在主城裏,想通過各種渠道查房當年的事情。
結果都是無功而返,在後來她遇到了我,得知我是母後的子嗣,於是就冒著生命的危險來找我,因為她聽聞人人都說當今太子是一個事理分明的人,於是希望我能幫到她。
其實,我不是不相信自己的母後,因為這件事關乎到我母後的聲譽,而且也關乎到滄令國,如若這件事一旦走漏,父皇一定會質疑母後的。
因為無人不知父皇鍾情馨妃,對馨妃的愛是無法用一言兩語能概述的,這些年來,母後都是一個人,父皇那樣的冷落母後。
氣的心理也是為母後叫屈的”樓重熙一口氣說了好多話,這是他有史以來說話最多的,把那天玉蕉的話全部都轉述給了東歌,因為他相信東歌。
東歌聽得樓重熙的轉述,不僅暗歎天下的王者可以這麼多情,他們的相遇不算華麗卻是那麼的動人心弦,而重熙哥哥作為人子。
也是孝心一片,很慶幸自己遇到了這麼一個值得自己用生命去愛的人,用一生陪伴走到盡頭的人,他身為皇族的人,卻沒有那些爾虞我詐的心態,反而是用平常心去對待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真的很感激。
“重熙哥哥,不要太過憂心,我一定會陪你一起去查這件案子的”柔弱的聲音裏充滿了堅定,就算自己不夠強大,但是相信。
隻要站在他的身後,默默的支持和幫助著他,也會為他省去一份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