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月夜,燈火輝煌,帶著幾分城市的繁華和城市的擁堵。一路走來的行人麵色溫柔,徐徐的風吹在臉上格外的清爽。
今天是徐來度過二十八歲生日過後的第十五天。像往常一樣,他準時地熄燈就寢。如果按照平常的日程,應該是早上七點半起床,然後吃早餐匆忙趕去上班。接著是忙碌到下午五點半下班,然後去附近的公園散步走上幾圈。期間會帶上一袋曬幹了的幹淨飯粒,這是為公園的鴿子和小鳥準備的。他覺得這是他最開心的事,是能夠讓他感覺到安靜和自由的事。不僅是因為鴿子和鳥擁有翅膀,天空和自由,還有的是它們之間沒有懦弱,自大,殘暴,欺騙和自私。在它們眼中,他是祥和安靜的,每天的到來就是一種等待和幸福。
次日,周圍的一切如常,唯獨不尋常的就是徐來沒有如期地到達各個地方,比如每天必須走過三遍的十字路口,上下來回十次的樓梯和推開關閉的辦公室窗戶。今天的缺席讓周圍許多人在猜忌並議論著,也許是病了,昨天下班走的時候有人看到他的臉色不是很好,走路也有些吃力,看來病得有些嚴重,不過按照他的性格習慣,估計明天就會來的。
一天的時間又重複到了入夜前的一個小時,平時等待著喂食的鳥兒似乎有些焦慮和擔心,整個等待的空氣也顯得格外地壓抑。時間慢慢逝去,燈光的著色卻變得越來越昏暗,讓人感覺到煩悶和窒息。
時間一如往常安靜地遊走到了晚上八點,按照平時的氣氛,街口的第三個院子裏會有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拿著蒲扇驅趕著蚊子,不時會叼著一根煙鬥,並在青石茶幾上泡上滿滿的一壺鐵觀音。期間會有一個老婦人在幾個房屋之間來回地走動,因為她要忙著手中新鮮的水果,一個個地把它們平分,並遞送到各個屋子。
一個是紮著小辮子的女孩在認認真真地寫著作業,嘴裏會偶爾地咬著橡皮思考著問題,然後又迅速地回到紙上,填寫滿意的答案。屋內的牆上貼滿了三好學生和各類優秀評比的精美獎狀,床頭擺放著三個米黃色的布娃娃。另外一個間是一個十歲的小男孩在小心翼翼地畫著天空和雲朵,他想把整張畫都畫在羊群和鮮花的頭頂上。接著第三個房間,是一個四十歲的中年男子,手中拿著《參考消息》,正仔細地研讀著裏麵的字句。
“著火了,著火了,隔壁院子著火了”,整個院子突然騷動起來,他們飛奔到大門口,左右張望,眼中的驚恐與焦急試圖把這個事發地點給挖掘出來。
周圍一下子聚滿了人,仔細的觀察可以發現火是從隔壁院子裏燒起來的,那個院子裏住的是李林一家。門前僅有一堵不到兩米高的院牆圍著,右側的角落是一個用磚塊砌的陳舊雞舍,平時會圈養著是幾隻母雞。靠近大門右側兩米處,是一株有著近二十年的老榕樹,在大門的對麵是一口封閉的水井,隻能通過結構簡單的機械杠杆原理才能汲水。
燃燒的火勢不是很大,估計半小時內就能控製局麵,裏麵的人群陸陸續續地拎著水桶使勁地澆火。
五分鍾後消防車趕到,查看了電源後迅速地跑進了火場,緊急地搬離著爆炸的危險物品。
這時候隊長李明問到擁擠的人群:“裏麵都有誰,人都出來沒?”
“他們家沒人住,半年前就搬去他女兒家去住了”,周圍的回答到。
李明立即疏散著周圍的人群,確認裏麵沒有人後,便立即拉起了黃色的警戒線。不到十分鍾,火就已經被撲滅,這時圍觀上來的人開始指點並議論著隔壁六號的徐來家怎麼半天都沒有動靜。“不知道裏麵的人是不是睡著了,還是被煙熏暈了,所以聽不到外麵這麼大的動靜”,旁邊又有人熱心地補充道。
消防隊長李明急忙地問到圍觀的人群:“隔壁那家是不是有人住,住戶叫什麼,人出來沒?”
“沒有人看到有人出來,他們家今天的燈好像一直就沒有亮過,不知道是不是出去了,人還沒回來”,旁邊的人又急忙地解釋著。
“不對呀,今天早上我好像也沒有看到他們家的人來我這買早餐。平時他每天早上定會在我那攤子吃上一碗雜醬麵或者稀飯當早餐。”此時說話的人是對麵街上擺攤的張大媽。
隊長李明不顧大家的解說,獨自一人在院子周圍觀察了剛才火勢的走向。他知道就這樣的火勢不足以蔓延到隔壁,再加上今天風向,煙霧基本上都吹到了隔壁的四號院子裏去了。至於徐來家,就算家裏真的有人在睡覺,也不用擔心,因為這場火對他家根本造成不了任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