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議平等,解放奴仆(2 / 2)

對於錢龍錫所言,朱建卻是笑了笑。

“看來錢大人對於賺錢之事,卻是並無多寡之分啊!”

“啊......”

麵對皇帝陛下這突如其來的一句,錢龍錫卻是有些愣了愣神。

而對於在一旁有些愣神的錢龍錫,朱建卻似乎並未察覺一般,卻是依舊自顧自的說開了。

“錢大人所言有理,但卻又似乎忽視了一些,帝國實行‘鞭法’,雖使帝國農民流動性增大,但帝國如今,諸位以為還能夠用的農民有多少?亦或是這些有限的農民若都是去了手工場,那這地、這糧、這稅怎般才好?”

就在朱建這席話說完,眾人似乎已然明白皇帝陛下所指,而下一刻,皇帝的話卻是將他們心中的種種思慮所證實開來。

那便是——廢除蓄奴!還給那些所謂的賤民以自由身。

可是在這在場的大臣們眼裏,這些醜穢不堪,辱賤已極,人皆賤之的賤民,豈可釋放之!

但是這一刻,所有的人都選擇了沉默,因為他們從皇帝的眼中看到了不容置喙,因為當日科舉案發,皇帝處置嘉定伯時便也是這樣的眼神。

“諸位大人,心有所思,朕明白,此間朕不過有三問要問諸位。”

麵對著眾臣的沉默,朱建卻是開了口,很顯然他不喜歡這種冷場,或許回到大明的日子長了,久居高位有些長了,一旦位子穩了,自然所流露出來的也與之前不大一樣了。

若是要問這是什麼,那自然是高位者那種無聲的氣場。

皇者霸氣!

而麵對皇帝所言,眾人依舊不作言語之聲,等待著皇帝的接下來的話。

接下裏,朱建的話卻是讓滿座大臣更加的沉默了......

“一問,諸位!諸位皆以為奴仆皆為賤民,乃是天綱倫常之道,然而古人所言,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是為何?

今天下無大小國,皆天之邑也;人無幼長貴賤,皆天之臣也。又是為何?

......

子夏曰∶‘三王之德叁於天地,敢問何如斯可謂叁於天地矣。’孔子曰∶‘奉三無私以勞天下。’子夏曰∶‘敢問何謂三無私。’孔子曰∶‘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奉斯三者以勞天下,此之謂三無私。’又是為何?”

“二問,古之君主,如光武之流,皆有釋放私婢之舉措,更甚者,世之偽君子王莽之徒,皆是釋放奴婢,以養國家,諸位!今日之世,蓄奴之風難不成還不如數千年前的東漢王朝乎?我大明帝國,蓄奴成風,百姓多以破產,淪為私奴,試問若是長此以往,這帝國之上,還有多少小民乃我帝國之臣民哉!”

“三問,朕知道諸位大人心中反對朕頒布禁奴之說,是擔心賤民之亂,然而諸位視那些所謂之‘賤民’乃是洪水猛獸,朕之舉措不若自毀長堤,但是朕想知道,熟讀經典的諸位,大禹王治水之術,可是清楚乎?”

朱建三問,猶如九天驚雷,卻是擲地有聲!

自從崇禎三年實行新政以來,今朝對於大臣們而言,才真正意義上稱得上震撼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