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在亨利的帶領下,來到了這個小船廠附近不遠處的一個露天幹船塢,一艘長近四十米,寬大概在五米左右的艦艇停在其中,武器拆卸後留下的塔台似乎在向人們彰示著它曾經是一艘劈波斬浪的戰艦,可能是以為戰損或者被曆史的車輪淘汰,所以現在隻能鏽跡斑斑的躺在這裏,默默無聲的經受日曬風吹。
也或許是因為這戰艦,所以這個船塢就荒廢了,現在因為業務的擴大,亨利想要嚐試製造一些大型一點的船舶,那麼就需要用到這個船塢,所以這艘戰艦的處理就變得相當棘手了,因為這裏沒有一家造船廠有技術使用這些鋼材,盡管這是軍用特種鋼材,不能用,放在這裏就毫無價值。
“它是我們國家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向華夏采購的高速護衛艇,整個船身采用一級特種鋼材製成,雖然隻是第一代特種鋼材,但是我們目前依舊無法對它加工,因為我們國家的科技水平實在太落後了。”
亨利介紹完這艘護衛艇的曆史,就開始抱怨了起來,艦艇的鋼材是好東西,可是他們無法使用,那就是廢鐵了。
其實要知道第一代特種鋼材早已經被世界各個大國淘汰了,所以這個時代的戰艦一旦退役,品相好的可能用作展覽,稍微殘次一點的,修修補補,可以當導彈靶子,也算貢獻最後的餘光餘熱了,再差一點,就像薑林眼前這艘護衛艇一樣,因為太破爛,無法修繕,也就隻能當做廢鐵處理,所以當年激動的亨利就以極低的價格買下了這艘護衛艇。
薑林有些意外,他沒想到這艘護衛艇還是來自華夏,自嘲一笑,這也算是他鄉遇故知了吧?
雖然這艘艇是賣給了印尼,並不在華夏海軍的戰鬥序列,但是這艘艇卻承載著華夏十幾億人的深藍夢想,武器外貿,為華夏發展強國海軍奠定了經濟基礎,為華夏軍工企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而薑林曾經是華夏人民軍隊的一份子,所以眼前這一艘護衛艇,也算作是薑林的特殊戰友了吧。
上前兩步,俯身摸著護衛艦身上的鏽跡,感受著濃厚的曆史氣息,艦艇生就是為了海洋,現在卻被放進了幹船塢,如果這艘護衛艇能說話,它一定會哀求再一次回到海洋,回到那片屬於它的天堂,不知怎麼的,薑林眼睛有點濕潤了,他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讓這艘護衛艇回到海洋,縱然是其他的方式,也要讓它物盡其用。
亨利上前一步,打量著這艘艇,對薑林說道:“薑林先生,你別看它現在腐蝕嚴重,但是如果將鏽跡清除,它也是一個非常帥氣的小夥子。”
“船上的動力係統還能不能修繕?”
這艘護衛艇被印尼當成廢鐵賣給平民,薑林心中自然清楚這艘護衛艦幾乎沒有了修複的可能,但是薑林還是不死心地一下,或許會有奇跡呢?
“當年它被拉到這裏的時候,輪機和上麵的設備就被拆除了,現在幾乎是一個空架子,而且船體變形嚴重,以我幾十年的造船經驗來看,它絕對沒有被修複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