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穿越的不止一個(1 / 2)

“謝大人提攜之恩,躍,今後若有出頭之日,定當報答大人!”要說沒有感情的人是死人,隻要是活著都有感情。林躍也是如此,隻不過平時看得淡了些,此刻聽得到劉庸政的肺腑之言,怎叫林躍不心中感動,就連話語間,也多了一絲顫音。

“最後,本官再送你兩樣東西,也算是離別的禮物吧”說著,從身後小廝手中接過一把精銅寶劍,正是林躍上次與蛟鱷搏鬥中損壞的那柄。雖然二十多斤的長劍對劉庸政,這一介文人來說已是極重,可是劉庸政依然親自將寶劍捧到林躍跟前,以示真心。

待林躍接過,劉庸政又道:“此劍上回破損,本官以親自帶去歐陽子大師修鑄過,並又在其熔鑄的過程中加了幾種金石,比之先前更為堅韌。相信這一路上,有此利器傍身,你也定可省去諸多麻煩!”

聽完此言,林躍遂下意識的掂量了下手中寶劍,發現果然比上次拿的時候重了幾分,也不由得想要試試這把劍的威力。雖然林躍修得是拳法,可是事實上,武學之路殊途同歸,無論是劍技還是拳法,練到最後都可以相互轉換。

所以,即使是林躍沒有學習過一招半式,但是在偶爾應敵的時候,也會用劍來表達出自己的那股拳意,使敵人防不勝防,紛紛落敗。看到林躍對這柄寶劍的喜愛,劉庸政也沒有再說些什麼,而是擺了擺手,轉身與劉真回了去。

林躍正端詳著手中長劍,等抬頭的時候,才發現劉庸政早已走遠。心中不舍的同時也不免奇怪,不是說兩個禮物嗎,這才是第一件,那剩下的呢。可是眼見著劉庸政一行人已經走遠,林躍在也隻得作罷,悶悶得看了會兒遠處,直到對方的身影已經徹底消失在地平線上。

感受著手中寶劍的分量,林躍心中燥癢難耐,迫切想要試試這長劍的威力。隨即便拔劍出鞘,剛剛拔出劍身寸許,林躍就覺一陣寒光耀眼,心中不免又期待了幾分。忽然間,林躍的目光被劍身上所刻的一行篆書吸引住了,入了縣衙有些時日,林躍在耳濡目染之下倒也將秦朝文字識得個大概。

隻見,劍身上龍飛鳳舞的雕刻著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十六個小字,撫摸著每個字的邊腳處,還有些割手的筆鋒,林躍一眼便看出這是後來剛刻上去的。

原本就對古文就有些研究的林躍,在讀了一遍後便明白了其中意思。這是《道德經》中的一句原文,其大致內容就是告誡林躍:什麼事,都要適可而止,不能隻逐利益、貪得無厭,做人也不要機關算盡,不然很可能會遭到別人報複。

此時此刻,就算是林躍再糊塗,也知曉了這十六字,就是劉庸政送與他的第二件禮物。看著這劍身上一筆筆刻痕,感悟著這句話帶給自己的衝擊,林躍不禁又朝著劉庸政消失的方向,深深的鞠了一躬。

也是這一刻,林躍才發現,自己有些太過於自大,太不將這個時代的人物放在心裏。也虧是林躍遇見了劉庸政,若是其他人,早就整死林躍了。試問,誰會要這麼一個,天天算計自己的屬下在自己身邊,這不是找沒趣嗎。

一時間,林躍有些心灰意冷,不禁輕歎了口氣。想起當年教自己拳法的老師父,常對自己說的一句話:“小聰明趕不上大智慧,做人還需立足於原點,方能有成效!”

當年的林躍根本弄不明白,現在回想起來,倒是悟出了些什麼,看來這以後行事啊,還需低調謹慎。尤其是到了鹹陽以後,一時間,林躍感受到了自己肩頭的莫大壓力。

“喂,別發呆了,人家都走了老半天了,你還傻愣在哪兒幹嘛!”一聲嬌喝從身後傳來,把正在感悟人生哲理的林躍又拉回了現實,不遠處的一輛馬車上,關琴從車窗探出頭來,招呼著林躍,示意他快些趕路。

看了眼正對著自己招手的關琴,林躍無奈。自己接旨奉詔去鹹陽,這一去前景尚未可知,怕關琴跟著自己受罪,那就違背了當初林躍答應關飛,照顧她妹妹的初衷了。所以林躍特意請求劉庸政,以及縣署中的一幹同僚,希望日後自己不在的時候,可以幫著照料關琴。

可當這一切都安排妥帖時,關琴卻哭鬧著非要跟林躍一塊兒去,這讓林躍很是為難。最後,直至關琴抬出了林躍答應自己哥哥,照顧自己的誓言作為要挾,林躍這才勉強同意。其實憑心而論,林躍也不想這丫頭離開,至於原因,林躍還真不好說,就是一種放不下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