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掘金:創意麗人和她的“地圖絲巾”
生活·視點
作者:琴心
把城市之美“繪”入絲巾
今年29歲的張蕙,大學時讀的是財會專業,但畢業之後她才發現,自己興趣點在設計上。於是,她進入杭州一家廣告公司工作,從零開始學習平麵設計。
2006年,張蕙和男友拿出積蓄開了家廣告公司,決定創立一個品牌,主打城市旅遊紀念品。張蕙首先從自己生活的杭州起步,因為這座旅遊城市人氣很旺,每年都吸引著大批遊客。張蕙設計了一些杭州特色的旅遊紀念品,包括陶瓷、杯子、公仔等,但效果均不理想。此後,她經常拿著筆在紙上隨意地拚合詞語,比如“地圖”+“盤子”,“手機”+“小鳥”……但想出的點子要麼新意不足,要麼可操作性差。
一天,媽媽打來電話說,搬家時發現了她的“寶貝箱”,裏麵的東西全都是她以前留下的!記憶打開一條縫,張蕙一下子就想到那個大大的紅色旅行箱中,裝著多少曾經年少青澀的夢想。裏麵有她收集來的趣味小物件、漂亮的明信片、從各地旅遊帶回的地圖、還有高中時期一個男生紅著臉送她的一條絲巾……
當“地圖”和“絲巾”這兩個關鍵詞出現在腦海中,張蕙頓覺眼前一亮!既然很多人的天性裏都崇尚“去遠方”、“在路上”,那何不把地圖繪在絲巾上?既實用、美觀、保暖,還能隨時摘下來看看自己的位置,多拉風啊!
於是,“創意地圖絲巾”成了突破公司發展瓶頸的絕佳方向,接下來就是具體操作了。張蕙提出,創意絲巾既要實用,更要美觀,否則,誰會願意把一堆亂七八糟的路線圖圍到脖子上?
從搜集資料、校對地圖、選擇景點,到風格設計、元素采用、色彩把握……張蕙足足用了兩個月,因為前麵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借鑒,一切都隻能磕磕絆絆地摸索著前進。
2009年9月,張蕙和團隊成員終於製作出了“杭州旅遊地圖絲巾”手繪圖。久久凝望著自己的地圖絲巾處女作——“西湖的天空”,張蕙激動得眼眶泛紅。這正是她想要的產品,柔美、獨特、個性、實用!
個性“地圖絲巾”受追捧
隻有一件作品顯然太單調了,此後數月,張蕙和同事們走遍杭州的大街小巷,又手繪出了“杭州美食美景”、“人間天堂情侶遊”等不同定位的地圖絲巾作品。
2010年4月,中國國際禮品展覽會在杭州會展中心舉辦,張蕙帶著她的地圖絲巾來參展。麵對往來如織的人群,張蕙賣力地介紹說:“絲巾本身就有諸多妙處,比如夏天係在手腕上當擦汗的手帕,天涼了用做禦寒的圍巾,走累了墊在地上當坐墊,當頭巾、當眼罩……就看你是怎麼去用它了。而我們的手繪地圖絲巾,既是最便攜的旅遊指南,還是獨特的旅遊紀念品,看著上麵的景點線路,會勾起你遊曆杭州城時的美好回憶。”張蕙誘人的介紹,以及“地圖+方巾”的跨界創意,吸引了許多年輕人的目光,她帶去的幾百條樣品,第一天就被搶購一空!
但意想不到的是,一周後就陸續有人給張蕙打電話反饋,說她銷售的絲巾一洗就掉顏色!
張蕙懵了,她先是換了真絲麵料,雖然真絲方巾手感很好,洗滌之後不再褪色,但價格昂貴,隻能麵對高端群體才行。後來,她又把全棉、滌絲、桃皮絨等麵料,逐一試了個遍。
記不清經過了多少次試驗,張蕙最終才選定了絲綿麵料。因為絲綿是綿中精品,既保留了棉的天然屬性,又神奇地具有了絲的柔潤光澤,用它製作的絲巾不會褪色,成本也不太高。
麵料難題解決了,剩下的問題是如何推廣產品。此後,張蕙頻頻參加各地的服飾展和創意集市。2010年7月,她把自己設計的地圖絲巾帶到了杭州西湖音樂節的創意集市上。結果,半天時間就賣出200多條,每條地圖絲巾的售價,從三四十元到一兩百元不等。